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9-09 02:17:35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样地,应用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效的应用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觉到,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已经花费了很多的心力,但是却没有多大的成效。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一、创设生活情景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熟悉的生活情景,往往能够促发一个人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数学应用题上来分析,有些题目单看字面是十分抽象的,仅通过口头的解释往往很难解释清楚。此时若能巧妙地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学生与题目的距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生活情景的呈现,学生会感到数学的亲切,更容易接受应用题。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如“按比例分配”的数学应用题。我们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若将这些选材化作“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原材料,通过这样来创设生活情景,学生会熟悉题目,从而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

例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去解答题目,而“大豆”“玉米”“农场”这类词语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学生解答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种知识与技能,应用题的解答其实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学生对数学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如何通过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1.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的是策略和方法的培养。应用题是各式各样的,但是解题的思路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学生也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解题策略与方法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解题意、分析数量、摘录数据、检验等等训练。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可以将应用题分类归纳,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解题的技巧。

例如,可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作为一个大类来进行研究。

在小学的数学应用题中,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好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列出等式解题,如题目: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池塘里有多少只鹅?根据鹅与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列出等式:12×=4(只)。

2.多层次练习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从易到难,逐步递进的,教师应注意对其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学习新的知识后,就立即安排相应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把练习分成各种不同层次,或者在一题中,提出几个问题,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不断突破难题的信心,让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小学生来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好每一题,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如若所有应用题他都束手无策,那就会极大地打击了他的信心。

例如“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这个题目的难度是逐渐增加的,第一个问题“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相信全部学生都能够解答出来,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信心去解答下一个问题:“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是相对困难些的,但是只要细心计算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也没有多大的难度。

小学生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笔者谈及的创设生活情景和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外,还有着更多的好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最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责编 金 铃)

上一篇:调整角色 率先“卷入” 下一篇:让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精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