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浅析

时间:2022-09-09 01:23:50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浅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在中国建筑历史特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特殊建筑体系。古典园林建筑兴起的思想源于摆脱一般建筑“规矩准绳”的束缚。中国的造园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之间虽然有起伏和曲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园林建筑从粗陋到精巧,从不成熟到成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构图,元素,自然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建筑在很早就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历史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们把园林建筑看作一种建筑、一种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它凝聚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念、思想感情,它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事实上,整个人类文化的出发点和目的从根本上往往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仅仅是表现手法和形式。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

中国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有了营建宫苑的活动,这一点已经在《诗经》中被记述。秦灭六国之后在渭水之南建大规模的林苑。西汉,除了以自然山水为主的上林苑外,在宫廷中还以人工方法开辟园林。两汉时期,私家园林逐渐发展起来,一些官僚贵族先后在长安、洛阳建造自己的园林。可以说从周至汉,中国古典园林属于萌芽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战乱时起。道教、佛教盛行,文学艺术有很大的发展。以自然情趣为主题的田园诗、山水画逐步兴起,对造园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园林建筑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园林已经成为了一种观赏艺术。私家园林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庙寺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经过上百年的战乱,隋唐时期的统一给经济带来了复苏。伴随着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颠峰。这个时期出现了隋文帝大兴城的大兴苑,隋炀帝东都洛阳的西苑,以及而后唐代长安城的“西内”、“东内”等等规模大、类型多样的皇家园林。唐代的私家园林也非常兴盛。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期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继成熟期之后首次进入的鼎盛时期。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深化,许多山水画的理论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工山水造园艺术更加巧妙,造园立意深刻、构图元素更加丰富。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西湖及周围兴建的园林之多不可胜数。皇家苑囿不下十处,还有大量的寺庙园林、贵族的私家园林都颇为兴盛。

元代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激烈,造园活动滞缓,园林建筑处于低潮时期。

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类型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湛、完善。它的形成有赖于明代的思想、技术、艺术上的基础。“江南园林”是造园之风兴起的一个代表。拙政园、留园、艺圃等等都是明代建造的。这个时期出现了专业园林建造匠师,而且还出现了造园理论的专著。明末最杰出的代表计成所著的《园冶》,系统的总结了当时的造园经验。清代的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还有承德的避暑山庄等都是清代皇家苑囿的代表,江南名园在明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充,造园成为了人工环境、建筑艺术最高境界的代表。

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传统造园风格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致使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连续性中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图原则

(一)无限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其特有的各种造园元素,也有其独特的布局和组织方法。令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是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之一。《世说新语》中有一段话“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句话就是说,园景不必令它一望无尽,只要若隐若现就能引起对自然美景的联想,得到有如置身在宽广的自然间的感受。

(二)近水

典型的中国园林建筑最主要的造园元素就是“水”。一切设计都是围绕水而展开的。中国园林建筑规划曾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可见在中国园林中水面面积要占据压倒性的地位。“近水”不单纯是一种情趣,没有水人类无法很好的生活,更无法灌溉园林,园林建筑首先围绕水而展开是造园的必要条件。

(三)模仿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构思的主题往往都有模仿名山胜迹之意。但是这种“模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照抄,而是吸取成功经验使之进一步提高,或者取其意而变换另一种表达方式的“模仿”。例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就是仿临无锡的寄畅园,但是二者之间并无同一景观,仅仅是意趣的基础相同而已。

(四)效法天然

“效法天然”是传统造园基本原则之一。在中国,山水美就是“自然美”,它是一种理想美。古代的诗词、绘画、造园艺术都很重视“山水美”,视其为“自然美”的象征。中国传统园林更是以表现山水美为目的。当然园林无法从大尺度上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只能人工仿效自然山水的某一局部或者抽象地表现出自然山水。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无不在表现山水之美。未经人们改造过的自然界是没有直线的,比如海洋的波涛,起伏的山峦,天上的浮云,摇动的花木,都没有平直的线条,没有生硬的对比。大自然都统一在各种曲线的和谐气氛之中。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元素

(一)花木

花木是泛指中国造园中的植物,它是中国园林景色中主要的角色。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花木分为花、树、藤、草,种植的方法有成林、成丛、成行、攀附等。有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也有一种树单植或各类树间植。中国园林中,小园多以花为主,中园花树并重,大园以茂林见胜。建筑物前的庭院中常种植饶有姿色与色香俱佳的花木,廊侧或小院常安排自由散置的芭蕉、竹子、花台和盆景等,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园林惯用手法。

(二)水面

湖光山色是最美丽动人的景色,水赋予园林生命,所以中国古典园林中都会有“水”这一重要造园元素的存在。任何水面都会使景色倍添情趣,飞瀑和流泉更会给园林带来无限活力。取水之法有利用有源之水和利用地下水两种。水面在园中构成池、塘、泉、溪、涧。水面形状觉大多数采取不规则状,以免呆板。

(三)山石

园林中利用人工造土山,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汉代。经过匠师们长期的实践和提炼假山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也是表现我国古代园林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创造山林景色是园林叠石造山的主要目的。叠石象征山,造园之法常称“造山不宜过小,叠石不易过大,不宜造山时,可代之以叠石,叠石嫌其过大时,则造山为宜矣。”造山与叠石相配合峰峦回抱,洞壑幽深,宛如真实的山林。

(四)道路

园林中的道路布置大多考虑封闭景色和扩大空间的需要。“曲径通幽”是园径设计的重要原则。曲径、曲桥、曲廊的设计目的在于延缓游人在园景中运动的速度,增加视觉变换的方向,不仅仅是平面上有趣的线条和图案,更是引发寻幽探胜的好奇心理。园中都有一条或若干条观赏路线,使游人在这些路线上看到的风景象一幅连续的画面,不断呈现于眼前。

(五)建筑

配合造园的要求,建筑物设计不断产生很多因园而设的形式。例如取意船的形式的石舫以及各种水榭。这些建筑常与花木、水面、山石共同组成园景,在布局中,建筑还可能成为局部园景构图的主题。园中的建筑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也都比较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内外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都能达到有机的联系,溶为一体。建筑在园中用于对景最为明显,方式多样,各个建筑物可以相互构成对景,使全园在构图上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力求含蓄、深沉、诗情画意、效法自然。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工业制品,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自然”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重新反悟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自然观”及其发展历程,不仅能更为深刻的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而且对于当今的城市景观建设更具重要的执导作用。这对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上一篇:远程设计系统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