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办法

时间:2022-09-09 10:48:42

浅谈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办法

摘 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光厚所言:“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机会和空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阅读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注重学生阅读自信心和耐心的培养,充分发挥阅读能力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每每谈及阅读,人们很自然、很直接地就会想到文科类,如语文、历史、政治等,却很少有人会提及数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现代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阅读能力,其中数学阅读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02年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且《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注明:“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再加上当前高考数学试题中对于阅读能力考查力度的增大,以上种种都决定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机会和空间

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不是非常重视教材,多半都是按照自己的备课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之后就会留下浩瀚“题海”供学生“享用”,这基本就是日复一日的数学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仅仅将教材看成习题集,不仅不利于教材价值的体现,还忽略了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将教材看作学生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而非只是教师教学讲解的主要出处。在授课的前后,预习时,留下阅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教师讲解后,留下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回味、消化、巩固和反思;最后,再做练习。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渐得到提高,阅读习惯得到培养。

二、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阅读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只有明确了学生阅读的弱点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从学生在数学试卷或者日常作业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问题所在,其中很多出错的原因教师和学生都归在粗心大意上,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过关。比如简单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他却选成正确的;计算时,题目和自己抄下来的,丢数落号不在少数;读题不认真,忽略关键字词,造成解题错误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一目十行,浮光掠影,丢三落四,不能准确地把握关键字词,理解文本的隐含条件,有时候甚至都不读完,凭借自己的大脑印象和经验,就盲目动笔,着手做题,这样解题,准确率怎么会高呢?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阅读,自主地进行阅读,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学习效率。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数学知识科学、简洁、严谨、有序,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数学的阅读也应该是一丝不苟、咬文嚼字的。无论是概念、定理、性质、公式,还是解题方法、步骤或者是表格、图像等,都要仔仔细细地阅读,准确找出主谓宾,搞清修饰成分,并分析这些修饰词的意义和作用,深入、全面地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除了阅读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复读,尤其是一些题目比较长的试题,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读懂,理解题意,能够准确作答为止。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注重学生阅读自信心和耐心的培养,充分发挥阅读能力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被堆积如山的“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学生看到题目较长的问题,直接就选择放弃。其实这类问题并不是非常难,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分析,就能作答。这时,挡在学生解题前面的障碍不是阅读,而是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和耐心。在多数这样的学生看来,阅读这么长的题目,又做不出来,还浪费时间,不如把时间用在别处。即便学生读过题,也会因为这种消极潜意识而无法积极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阅读自信心和耐心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地解题,才能发挥阅读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厉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2).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激励手段提高高三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