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挑高球“辅助训练器”创新性实验研究

时间:2022-09-09 10:14:41

羽毛球挑高球“辅助训练器”创新性实验研究

摘 要:针对羽毛球初学者以及业余选手在击球的时候习惯性用大臂(肩关节)小臂(肘关节)为轴发力等情况,为改进训练方法,解决学生学习手腕发力的问题,在手腕发力训练中尝试了“辅助训练器”的训练方法。羽毛球击球发力最关键是要求挥拍速度,而以臂、肘为轴发力半径过大造成速度过慢,所以以腕关节为轴转动发力才是训练重点。在天秀羽毛球馆青少年培训班学生中进行训练对比实验,通过对羽毛球挑高球“辅助训练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动作考核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提出:在羽毛球挑高球的训练中适当采用“辅助训练器”能加快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明确挥拍轨迹,是一种行之有效、通俗易懂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羽毛球挑高球;辅助训练器;羽毛球培训班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速度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项目,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老少皆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对青少年训练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的绝对力量是可以满足击球需要,但很多学生用上全身的力气击球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我希望将“辅助训练器”运用到挑高球技术训练中,相信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在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学生多属于初学者,他们对羽毛球技术的掌握有一定困难,而且训练也受到课时、学生人数及场地器材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很多机会进行羽毛球训练。因此,设想在羽毛球训练中,在原有的训练内容和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尽量渗透核心动作,采用支架训练的方法,促进学生关键动作的发挥,使其正确认识和理解挑高球这项技术动作,加快动力定型,真正做到“快速、省力、灵活”的特点,促进训练效率的提高。

1.挑高球“辅助训练器”的训练方法

在天秀羽毛球馆青少年培训班中任意选取两个班,分别为中关村一小五(一)班女六人,五(二)班女六人(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共12人,其中五(一)班为试验班,五(二)班为对照班。(实验研究前就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检测方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有关羽毛球手法训练知识等问题,请教了有关专家,并得到可行性支持。)

试验训练是从2011年10 月10号到2011年11 月7号,共计5周,每周安排一次课,每次课为两个小时共120 分钟,上课时间分别为:试验班每周六上午9:00―11:00,对照班每周日上午9:00―11:00,上课地点都在天秀羽毛球馆,同一个教练不同训练方法。在两个班进行试验阶段,我在试验前对试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羽毛球正反手挑高球、球感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正反手网前挑高球(正反手各击5 次,求平均分),还有用正反拍原地垂直向上垫球,算个数(每人各三次机会取平均值),以及场地移动。对统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说明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羽毛球挑高球及基本技术水平属于同一层次。

2.挑高球“辅助训练器”的训练原则和基本方式

挑高球的概念:挑高球是指把落在前场区的球,以下手由下向上把球打高回击至对方后场底线上。这是一种比较被动的防守性的技术。挑高球的要求是要挑得高且远,让自己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下一球,减少对方的攻击力。挑高球一般分为正手挑高球和反手挑高球两种技术。

其动作要领:1、准备动作:做基本打法的姿势,半侧身向网,右肩稍前,双脚微屈,脚跟稍离地,球拍自然放于身前。2、引拍动作:向球落下方向踏出右脚,把手腕向后弯(开手腕);同时球拍向后下方拉引。3、击球动作:重心逐渐前移,右脚屈膝,左脚蹬地及伸展,成弓箭步。踏出去的右脚像用手腕牵出球拍时的要领,伸出手臂;拍由下方向前方挥出去。击球的瞬间,手腕还是保持向后弯着的姿势,以前臂带动手腕手指内旋发力击球,使用手腕的闪动力;等待手腕和球拍约成一直线的瞬间,把球挑出去。4、跟进动作:打完球后,球拍向上自然挥拍,右脚收回,恢复最初的姿势。(注:以右手持拍击球者为例)

“辅助训练器”的概念:针对普遍初学者学习手腕发力技术动作弧度过大的通病,利用支架上规定好的两个标准的点联成正确的挥拍轨迹让学生重复练习,从而使学生在动作泛化―分化―自动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动作的标准性,也让学生明确了解并掌握挥拍轨迹。

即:正手挥拍要求从5点朝着11点方向挥动

反手挥拍要求从7点朝着1点方向挥动

(此文中的点数是日常生活中用的时钟)

3.实验班利用“辅助训练器”训练的主要优点

在羽毛球初学者培训班中,教师在进行羽毛球手法训练时,可在传统手法训练的基础上,适时的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动作的关键步骤,采用“辅助训练器”量化动作轨迹,这比单一的传统的手法训练有更好的训练效果。试验证明,“辅助训练器”在挑高球训练中突出先教手腕发力的支架训练具有以下优点:

(1)突出规范的动作的“辅助训练器”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挥拍击球的轨迹

(2)突出规范的动作的“辅助训练器”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规范的动作的“辅助训练器”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训练条件

(4)“辅助训练器”能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结论

羽毛球挑高球运用“辅助训练器”训练与常规训练法相比,可有效提高击出手腕发力挥拍动作轨迹。并增大击准球的概率,提高羽毛球利用率,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运用“辅助训练器”训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明显,能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在“辅助训练器”训练中,学生通过互学、互帮、互助的过程,既锻炼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利于个人品德的修养。初学者利用“辅助训练器”训练可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建议教练在进行羽毛球挑高球手法训练时,运用突出手腕发力的“辅助训练器”进行训练,它能很快提高学生的挥拍轨迹、球性感、球拍感以及手感等感知觉,使学生能更快掌握基本击球手法。(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 戴劲.高校羽毛球课考核评分标准研究.北京:北京文化导刊,2008.(10)

[2] 周志辉,冷波,叶青.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09)

[3] 何阳 李大霞.羽毛球技术图解[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第359-360页

[4] 许世云,朱红军.羽毛球不同学习阶段训练方法的探讨[R].体育师友,2006,5:14.

[5] 曾五一.领会训练法在羽毛球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7).

上一篇:公务卡推行过程中的问题 下一篇:通过《永别了,武器》来看海明威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