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后现代主义教师观

时间:2022-09-09 09:14:40

析后现代主义教师观

摘 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对教育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教师观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孕育而生的。它主张取消教师权威,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于这种产生于西方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采取一种谨慎分析的态度,而不应盲目推崇。

关键词:后现代;教师观;平等;话语权

后现代主义一词出现和流行于上世纪中期,一经出现便以迅猛的势头席卷全球,成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它以批判现代主义的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为己任,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思潮对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也在接受着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后现代主义的教师观正是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表现。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师观完全不同的理论形态。对待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我们应该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收其成功,舍其错戾”,从而构建一种最佳的师生关系。

一、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①

它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文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它以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由国家垄断走向国际间的跨国垄断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反映,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今世界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人们称其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后在回应激进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反对和超越心物二元论、一元论和决定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反对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总之,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一切哲学。②

二、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师

后现代主义普遍反对中心主义,这一观点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反对学科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反对教师权威,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关系。

(一)师生平等互动,同为知识的创造者

后现代主义者多尔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应要求学生与其共同参与研究。③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求互相理解,并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共同探究,在对话和探究过程中共同创造知识,创造自己。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教师权威,但是也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多尔认为,教师“仅仅是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

美国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吉鲁认为,教师的工作在于“转化智慧”,教师以他具有的知识,协助学生探讨自己的个人历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要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培养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④

(四)教师是教育生态圈中的“管理员”

有的后现代主义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剖析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是教育生态圈中的“管理员”。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教育是一个具有文化传递任务的政治活动,它是由知识和权利构成的一种生态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室是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学生在这个生态圈里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同时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增强其沟通能力及文化读写能力。⑤

三、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批判与继承

对待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我们不能一味的盲从,也不能因为是“舶来品”而完全摒弃。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一切事物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也不例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核心是教师中心化,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我们不能否认,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应该平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就学识上,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上,教师和学生的确存在着“不平等”。毕竟教师受到过专业知识的训练,又经过自己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而学生却好像一张白纸,要求这时就和教师平等对话,甚至和“知识英雄”对话,这显然已经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群体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群体,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群体去帮助、安抚、引导。一味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绝对平等,势必造成一种错觉:教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具有渊博知识的人,也不是人们应该尊重的人,而是和学生无任何差别的人。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师观其实是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和不信任。我们不能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提倡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知识的创造者,和教师具有同等的话语权,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真的可以做到绝对的平等吗?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绝对的平等,是否意味着“教师”“学生”这样的称谓就可以取消了呢?因为既然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也就不必为教师,学生也就不必为学生,学生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这样的角色混乱,很难想象是否真的可以创造知识。如果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真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只学习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就足够了。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韩愈是要被完全驳倒的。

教师可以没有权威,或者像后现代主义者说的那样取消教师的权威性。但不可否认的,也不可取消的是教师作为一个比学生年长的人来说,无论在学识、生活经验、人生阅历还是个体成熟度上,都比学生丰富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总是存在这样一种“多与少”、“丰富与稀疏”的事实,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已经造成了教师在传授而学生在接受的现实。这种现象,可能就是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的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其实这种所谓的“不平等”,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人为造成的。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年少的时候,总是寻求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为伴,从中可以获得一些我们不具有的东西。

要求平等的权利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得考虑一下学生是否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如果学生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我们硬要给他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那么他将怎样使用自己的“平等话语权”呢?例如,教师将要讲授一个知识专题,在教师讲授之前学生毫无这类知识的背景,或者知之半截,这时候他该如何行使自己的“平等话语权”。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平等的话语权”,至少应该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说,很难想象如何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和一个学生对话,可以和十个、二十个学生对话,但是如何与五十个甚至是六十个学生对话,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

当然,一味的要求学生唯师命是从,将学生完全置于教师之下,也是不可取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主客体关系为双主体关系。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真正平等对话。盲目的要求所谓的“平等的话语权”并不见得是对学生的尊重,反而践踏了学生虚心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积极配合的主动性。

注释:

①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5).

②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③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④⑤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对网球发球体系的初步探究 下一篇:谈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