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

时间:2022-09-09 07:53:50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多媒体使用过度造成的弊端。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优势 过犹不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10-01

语文学习更多的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多媒体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1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音形结合,辅助理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

觉,11%来自听觉,而多媒体技术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资料,使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激情。

1.1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这种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资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充分地利用图片、声音、动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文章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项羽本纪》前,给学生播放《霸王别姬》这部历史剧。如此学生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直观感,能很容易理解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更甚至可以由此迁移理解许多写项羽和楚汉战争的诗词。因此,课堂上老师只需要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发表观点,整理知识点,但却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利用多媒体再现画面,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效率

学生对自己了解的内容,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但是在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而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触动学生思维神经,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这些特点,来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教效率。

当学生们捧着《唐诗宋词选读》 ,情不自禁地翻着、读着时,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崇拜。但当我们真正去开始讲授这些诗词不久之后,就出现老师讲的很累,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并且那份对古典诗词的崇拜感也在逐渐消失。

如此以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莸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为以后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1.3利用多媒体呈现声音文本,指导学生朗读

口语表达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且古人也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埋头题海,忽略了口语表达,回答问题都磕磕巴巴,语不成句,更不要说朗读。所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给学生提供示范,这些对学生朗读指导起着重要作用。

古典诗词,历来都比较注重诵读。在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时,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选几首即将上的诗词,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模仿朗读,感受诗词中的情感,为日后的学习打基础。在不断的收听和模仿后,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误区:过犹不及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通过再现形象和声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多媒体的应用也不例外。看到它有益的一面,也不忽视它的弊端。

2.1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二度创作

《红楼梦》被两度翻拍。但对于看过87版《红楼梦》的人,再看新翻拍的,就觉得里面的人物不对味。这说明直观的形象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的,这虽然有它的好处,但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这是多媒体的形象再现对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虽不能像直观的图像那样给学生视、听觉享受,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享受。

2.2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使教师基本功的训练被淡化

现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标准之一,似乎之关系多媒体。导致许多老师开课必用多媒体,整堂课下来黑板空空一片。多媒体能完全代替黑板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一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书写的示范,其二黑板上的板书是课文的精髓,在课堂上学生随时能看到。而播放课件更多时候会即播即过,无法让学生回顾,不能做到前后的有效勾连。

长期依赖课件,老师的基本功就会被淡化,甚至是消失。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有榜样的力量。你的个人魅力如何体现,我想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堂深情并茂的课,就是你魅力的最好体现,而这一切都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

2.3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虽有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再现声形,增强直观性。但如果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将课件制作的十分的花哨、夸张,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公开课,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再配上音乐、动画等元素。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过去后,学生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这就是多媒体课件泛滥的危害。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虽不能像直观的图像那样给学生视、听觉的享受,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享受。

3 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策略: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因为如此,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多媒体教学进课堂已成为趋势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2]郑世珏.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概论[J].清华大学出版,2001.3.

[3]《史记》选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

[4]唐诗宋词选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

上一篇:走进情趣课堂 享受快乐语文 下一篇:三个“一”拓宽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