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在校大学生:靠“做好事”赚来两家大公司

时间:2022-09-09 02:52:16

中国最牛的在校大学生:靠“做好事”赚来两家大公司

独辟蹊径,为他人做嫁衣赚来第一桶金

唐国顺今年26岁,是连云港市灌云县一个农家的孩子,在家他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从小到大,唐国顺读书一直很用功,2004年9月,他凭借着美术特长,考进了苏州科技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为了供唐国顺上大学,成绩优异的大妹主动要求辍学出去打工。

2004年12月11日,苏州科技学院举办篮球运动会,唐国顺代表班级参加。因为没有冬衣,他只好把秋天的衣服往身上套,足足穿了五六件。临到他上场时,唐国顺脱了一件又一件,见旁边的人都盯着自己,甚至还有人掩着嘴偷笑,唐国顺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真想拿起衣服冲出球场,可他忍住了,最终用漂亮的球技堵住了别人的嘴。

虽然家穷,但唐国顺脑子活,一直在寻找着机会。2004年寒假,唐同顺放假回家,他发现母校报考美术特长班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县城里没有专业的培训班,学生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唐国顺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他想自己办一个培训班,可怕家长不相信他这个毛头小子,思索再三他决定从外面引进“强势资源”。

唐国顺首先想到的是教自己专业课的李老师,为了表示诚意,唐国顺专程赶回学校找到了李老师。当他表明来意后,李老师有些为难:“我也想帮帮那些学生,可没时间啊。”唐国顺再三承诺道:“只麻烦你这一个寒假,只要你答应去办班,所有后续的事情我帮你办好,绝不让你操半分心。”李老师答应了。

回到家后,唐国顺赶紧开始忙活起来,印发传单、找房子、招学生……等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后,这才把李老师请来。一个寒假下来,学生们的绘画能力大有长进。李老师回家前,唐国顺除掉开支后把赚来的钱都给了他。为了表示感谢,李老师提出要给他一些报酬,唐国顺卖起关子说:“老师,报酬你已经给我了,而且比你赚的还要多。”说得李老师一头雾水。开学后,几个好哥们听唐国顺把事情一说,大家都觉得他傻,说他是为别人做嫁衣。唐国顺却不这么认为。他自有一番打算。

2005年暑假到了,因为“李老师”名声已经打了出去,学生家长纷纷找到唐国顺,要求他再办一期培训班。听说李老师有事不能来,家长们很失望。唐国顺趁机推出了自己,说:“要是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带他们,让学生先试学一星期,满意了再交学费,如果不满意,随时可以退班。”家长们觉得也没什么损失,都点头同意了。

为了不砸掉好不容易竖起的牌子,唐国顺吃住都在培训班,尽心尽力地教每一个学生。一个暑假下来,没有一位学牛退班,学牛们都发自内心地称他“唐老师”,这让唐国顺很欣慰。开学后,他拿着自己挣来的一万多元钱交了学费,并买了水果去看望李老师。李老师这才明白唐国顺心里的“小九九”,打趣道:“你小子真够聪明,知道先‘借势’把培训班的名气打出去,我被利用了一回都不知道。”

唐国顺以为李老师生气了,忙急着解释:“李老师,你别误会,你想想我一个穷小子,哪个家长会相信我,可要是把名气打出去了,家长自然而然会多一份信任,到时我再推出自己刚刚好,我这么做,也算是借你的名气‘狐假虎威’了一把。”李老师拍拍唐国顺的肩膀,点点头:“老师没怪你,反而很高兴,我常对自己说穷点没关系,只要肯用心肯吃苦,就不怕没出路。”唐国顺把李老师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背水一搏,穷小子辍学创业闯未来

2006年3月的一天,唐国顺无意中发现学校门口开了一家电动车店,他一直想买辆电动车,可苦于兜里没钱,只能干望着。闲来没事他喜欢到店里去转转,老板是个60岁出头的老头,时间长了两人混熟了,唐国顺称呼他陈伯。

2006年4月3日,唐国顺又去找陈伯聊天。看着外面空荡荡的门头,唐国顺说:“陈伯,你该给自己装个广告牌,这样才能吸引人注意不是。”见陈伯有些迟疑,唐国顺又继续劝他:“做生意总不能亏本吧!前面有家自行车店,人家舍得花钱把店里店外装饰了一番,生意可火了。”陈伯被唐国顺“忽悠”住了,若有所思地说:“那我找谁去设计广告牌啊?”唐国顺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找我啊!我学的就是设计专业,而且不收你一分钱,办好了你看着给我一辆电动车怎么样?”陈伯望着唐国顺,咧嘴笑了,说:“你早就算计好了,是不是?”唐国顺依然憨憨地笑笑。

接下陈伯的活后,唐国顺大致算了算,所有东西都制作好,大概需要1200元钱,当时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便找到了好朋友刘青:“你借我1200元钱,我保证买辆电动车回来,到时候咱俩轮着骑,怎么样?”刘青半信半疑地借给他1200元钱。

拿到了钱,唐国顺开始设计构图、购置材料,找电焊工操作,一星期后,广告牌做好了,陈伯看了直点头,让唐国顺自己去选一辆电动车。骑着花1200元钱买来的电动车,唐国顺心里别提多美了。

通过陈伯的事他发现,制作广告牌利润非常大,而且跟他的专业契合,比起培训班更适合他。那年暑假,他没有回去,整天骑着电动车在苏州市的大街小巷转悠,看哪家店没有广告牌,就主动上前推销自己。

2006年8月的一天,唐国顺找到一家英语培训班,以学生的名义故意对老板说:“我听朋友说你们这英语教的不错,可我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你应该在路口放个显眼的广告牌,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老板看了看外面,觉得唐国顺的话有些道理。见老板有些动心,唐国顺忙推荐自己道:“我有个朋友专门制作广告牌,我帮你跟他说说,给你个最低价。”为了打消老板的疑虑,他又给老板出了个主意:“你这里上一期课程要500元钱,要不你不收我学费,我让我朋友免费给你制作个广告牌,反正多一个学生少一个学生对你又没什么损失。”老板想想也是,答应了唐国顺的交易。

其实,唐国顺推荐的那个朋友就是他自己,他拿出积蓄,连夜设计好图纸,找朋友出面代替他跟对方沟通。广告牌做好后,对方很满意,唐国顺找朋友借来相机把效果拍了出来。经过这家培训班老板的宣传,很多人都找唐国顺制作广告牌。一个暑假下来,唐国顺制作了10多块广告牌,换来的东西五花八门:理发店免费半年帮他理发。干洗店免费帮他洗一个季度的衣服,甚至还有零食店给了他一大堆零食。见他广告牌做得漂亮,很多人经朋友推荐都找上了他,这让唐国顺忙得不可开交。

2007年9月,唐国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辍学创业。他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唐国顺坐在母亲旁边,信心满满地说:“妈,你信我一回,我不会拿自己前途开玩笑的。”见他铁了心要创业,父母也没再说什么。2007年9月,唐国顺创办了名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帮人进行室内、室外设计。

陈笑是唐国顺招的第一个员

工,他从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苏州,在人才网上看到名唐公司招聘设计人员,便决定试一试。面试那天,他才知道名唐公司是一个刚成立的新公司,陈笑很失望,已经决定就算应聘上了也不会来。可聊着聊着他发现,唐国顺是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在设计上,跟他有很多不谋而合的观点,两个年轻人越聊越投机。最终,陈笑决定留下来。一个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在国内某著名广告公司担任过中层领导的刘天亮也被挖了过来。

2007年10月9日,一家化妆品专卖店要举办一个促销活动,要唐国顺帮忙设计宣传册。陈笑大致算了算,如果根据对方给出的价格,这笔生意他们只能赚200元钱,他个人认为这活不能接。唐国顺想了想,决定还是接下来。

晚上下班后,唐国顺特意请陈笑出去吃饭,他拍拍陈笑的肩膀,笑了笑:“我明白你的好意,可咱们庙小装不下大菩萨啊!等以后庙大了,我们就只接大活。”陈笑被他的样子逗笑了,但不可否认,他打从心眼里欣赏这个小子。

吃亏当福气,穷小子挣来两家大公司

2007年年底,唐国顺承接了一个大活,苏州市区一家美容机构把室内、室外的装修都交给了名唐公司。唐国顺粗略地算了算,如果干得好,大概能赚10万。因为工期紧,唐国顺又从武汉科技学院招了2名员工,几个人熬了三个通宵才把设计图赶制出来,跑建材市场,找工人,花了近半个月才把活干完。可等唐国顺去结算工钱的时候,对方已经人去楼空,室外的广告牌、室内的展板都被带走了。站在门口,唐国顺傻了眼,这笔钱可是他公司全部的积蓄,员工们也等着结算工资回家过年。

得知公司被人骗了,每个人心里都不是滋味。陈笑说:“要不大家先回家过年,等过了年回来再说。”唐国顺感激地看着陈笑,不知说什么好。大年30转眼就要到了,唐国顺不知回家后该如何向父母交代,决定留在苏州,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办公室,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想着远方的家人,这个遇事一直乐观坚强的男子汉,再也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

春节过后,3名员工,只有陈笑一个人回来了。见到陈笑,唐国顺吞吞吐吐地说:“我不瞒你,公司穷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不管你是走是留,我都尊重你的决定。”陈笑把袖子一挽,拿起扫把笑着说:“当初说好跟着你挣大钱的,没挣到钱就想打发我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唐国顺听后十分感动,为了这份信任,公司一定得撑下去。此后,唐国顺和陈笑天天在外跑业务,两人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很快,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生意渐渐地好了起来。

2008年4月17日,陈笑从外面回来,高兴地把唐国顺喊到了办公室,他签下了一份20万的合同。可等两人冷静下来思考后,才发现他们少考虑了很多因素,这笔生意根本不赚钱,甚至要赔钱。两人有些心灰意冷,唐国顺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做,他说:“别人把活交给我们,我们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就算赔钱也得把活做好,吃点亏就当买个教训。”

这单活做好后,唐国顺亏了2万元钱,可他什么话也没跟客户说,漂漂亮亮地交了工。半个月后,那个客户把唐国顺约出去,又给他介绍了一单生意。闲聊中,对方笑着说:“小兄弟,说实话,大家都是生意场上的人,谁吃亏谁占赢,我们心里都明白,我看你这人不错,吃了亏也是乐呵呵的,值得交。”被他这么一说,唐国顺更加坚信:吃小亏占大赢。

凭着良好的信誉和精湛的技术,唐国顺的公司渐渐打出了名堂。2008年9月,公司在苏州市人民路上拥有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有近40名员工,其中不乏武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高材生,面对他们,唐国顺总是很谦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老总,也是勤杂工,我是为我的员工打工。”

2008年7月18日,唐国顺又创建了苏州万亚电子广告器材有限公司,在相城区北桥镇庄基工业园区拥有一个占地800多平米的工厂。生意稳定下来后,唐国顺又回到了苏州科技学院,继续完成他未读完的学业。

记者采访时问唐国顺:“在外人看来你吃了许多亏。你自己觉得呢?”唐国顺笑了笑:“其实我倒没觉得有什么吃亏,虽然是亏点钱,但也许你会得到更多,比如朋友,经验和信誉。”

2009年12月16日,唐国顺正在看文件,陈伯给他打来电话,依然是那个大嗓门:“国顺,我亲戚开了个服装店,想请你给设计个门脸,行不?”唐国顺爽快地答应了,他骑着平时用来锻炼的自行车,乐呵呵地往陈伯那儿赶。看见他,陈伯高兴地笑了,那个顺子,没变!

上一篇:情趣骰子“掷”出百万小富姐 下一篇:同甘共苦的爱情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