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探讨

时间:2022-09-09 01:53:48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探讨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教材大量增加了文言文的份量,为的是让学生认识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古代生活之多姿、欣赏古代文学之精美,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然而,目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语文教师有效地加以指导,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文言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文言文教学的确不容易,且不如现代文阅读教学那样备受重视。虽然新课改早已实施,但受到文字、读音、文意、句式、修辞、官名、典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多大改变,还是教师字斟句酌地讲,恐怕学生弄不懂;学生一字不落地记,课文字里行间排满了他们诚实的记录。结果呢?教师讲得精疲力尽,学生学得枯躁无味,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自学力、创造力得不到培养,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简直就成了“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然而,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为此,我们要不断探寻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方法,以实现语文大师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受益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是一种非常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置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古人所描写的情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师最好先给学生范读,且在范读时必须是美读,要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荡气回肠,不仅要让学生听出语气、情感,还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在教授文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或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合作探究,做足充分的准备,再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表演法来进行教学,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表演欲来激起其学习的欲望。

3、绘画法。人们常说: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其实。一篇文言文也可以是一幅画,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教师在教学时都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那些陌生的古代语言真实地展现在眼前。学生可以尽情地翱翔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会被激起,接下来的课就容易多了。

二、活背文言文课文

背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背诵,学生不仅能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同时,背诵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对一些精妙的文章进行背诵必不可少的。但不理解其意义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背诵的几种方法:

1、还原式。很多学生不愿意背诵古文,主要是不理解文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加之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而且能更深入地掌握文意,还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语言的美感。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一问三答三断,学生不易背诵,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学生之间也尝试互相问答,很快学生便诵之如流水了。

2、问答式。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教授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笔者设置了这样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为酒食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对此美景乐事,太守醉态如何?这几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了,而且理解得也更深入。

3、连贯式。连贯式背诵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就能接出下句了。4、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系统的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比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写“月”的文言句子等等,这样就将我们所学过的文言诗词联系起来,激起学生背诵的欲望。

在文言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背诵法,不仅可帮助学生有效地背诵课文,又能使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不再觉得背诵古文是一件苦差事。

三、品评意韵,温故知新

孔子曰:“学习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由此可见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传统的文言文复习重记忆、轻诵读,重知识积累、轻能力提高,方法陈旧效率低,枯燥无味学生烦。笔者认为,文言文的复习,更要重诵读的功能,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注意学法的指导,重视课内外联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品评文言文的意蕴,让学生在复习中感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1、以读代译,加深理解。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详细学习了课文,大部分语句完成可以以读代译。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加深对课文整体的把握与理解,还可以省去把文言文译成白话文的思维转换过程,从而节省了复习时间。

2、探求规律,提高效率。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总结这些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文言文中,同义词近义词连用的现象很突出,学生在阅读复习时,可以根据相邻的某个词推求另一个词的意义;在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而白话文中双音节词居多,由单音节词到双音节词的规律之一,就是在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字,从而构成双音节词,比如在《狼》中“恐前后受其敌”,“敌”在这里就是“敌对”的意思。此外,采用前后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都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3、内引外联,增强能力。在复习检查时,要注意课文的前后联系,内外联系,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提高自学能力,学生也不会觉得单词无味,从而愿学、乐学。比如在学完《醉翁亭记》,检查“名”的用法时,就可把“名之者谁?”“不论名其一处也”(《口技》),“则题名其上”(《核舟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此外,我们也可以把与课文类似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

4、精心设计,强化训练。练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紧扣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方可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比如可选课文中一两段文字作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可以依据课文谈感想,论教训;可以背诵、默写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诗词名句等。

教授文言文有效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迈出坚定的步伐。

上一篇:化学实验催化兴趣 下一篇: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