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第12期

时间:2022-10-21 09:03:58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今天,上数学课学习了“分类”,老师说: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分类可以按单一的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听到这,我想起上星期妈妈带我到“香江商场”买东西,我发现牙膏放在同一个架上,而且同一排的几层都是牙膏,饮料也放在另一排的架上。我看到那么多的饮料,我都喜欢,真想喝个够!妈妈看到我嘴馋,微微地笑了,我马上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就说:“为了让客人容易找到东西,商场的工作人员就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我现在终于明白商场是分类整理商品的。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的身边,谢谢老师了!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教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从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知识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2、从个性化作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候,当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后,我就让学生回家找一找哪些时候利用这部分知识解决了生活问题。孩子在作业中写道:我妈妈给我买了一箱牛奶,花了70元,又给我买了一箱可乐花了30元。牛奶和可乐一共花了100元。在题目的下面,孩子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列式,进行了计算和答题。还有的写道:姐姐有70张小贴花,我有60张小贴画,我比姐姐少几张贴画;买一辆自行车300元,一台电视机1000元,,自行车比电视机少多少元……对于100以上的大数,孩子虽然还没有学习过,但是由于自身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可以自己算出1000-300=700。看到这样的作业,我深刻认识到:孩子的差异性很大,现在教学中要有一定高度,要充分相信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给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了,而且逐渐知道数学其实是为了生活服务的。

实践充分证明,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的数学知识,掌握新的本领。

总之,数学教学中走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育》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5

[2]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中小学数学杂志社 2009.8

[3] 《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6

上一篇:开放课堂,迸发活力 下一篇:浅谈课堂提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