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育也有滴滴模式

时间:2022-09-08 11:28:30

足球教育也有滴滴模式

滴滴打车很多人都用过,而在体育领域,会不会也诞生一家类似滴滴打车的共享平台呢?如今,动吧体育(以下简称“动吧”)就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动吧是一家针对5~12岁青少年的足球教育O2O平台,力图让买卖双方围绕体育需求可以随时随地互相找到。成立半年内,动吧已完成A轮融资,其联合创始人之一是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

黄健翔很早就曾经创业。早在2008北京奥运会过后,他基于“体育消费需求将迎来爆发”的判断,创办了一个PC端的体育社区――“最体育”,后因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支付还不成气候,最终转型成为了一家做体育内容的媒体公司。

几年前,黄健翔在参与崔健的3D电影期间与现任动吧CEO白强结缘,两人因同龄(1968年出生),又都是足球迷,一见如故。

他们时常聊起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黄健翔发现,还没有一款互联网社交工具能真正满足多数人的体育消费需求,买卖双方之间仍存在屏障。与此同时,体育领域迎来多项政策红利,黄健翔判断,体育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

黄健翔萌发了再次创业的冲动。刚好白强也有再创业的想法,而他与荷兰国家队现役10号球星斯内德相交多年。于是,三人开始组团创业,随后就诞生了动吧。

接下来,他们开始分析如何聚焦:黄健翔是一个足球解说员,有名人的品牌推广效应;斯内德是一个职业运动员,有专业的教学能力;白强一是个连续创业者,曾任科大讯飞副总裁,有20多年互联网、教育、文娱领域的运营经验。

显然,将足球作为大方向最符合他们仨的符号特征。

“荷兰有1700多万人,有1300万人经常踢球;在中国,经常踢球的人说是有60万,实际顶多50万,普及程度太低。”白强说。

2015年3月,政策红利再次涌现,这一次政府着重在校园、社区做足球的启蒙和普及,相关文件还提到将足球纳入体育必修课,并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白强意识到,他们的优势在于整合体育资源,而为5~12岁青少年提供足球普及教育和培训的O2O服务或许是一条出路。

动吧做的是个重线下的活儿,国内外都没有可参考的模式。 “足球是美国第一大参与运动,但是在美国却没有出现一个足球新东方,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法规模化。”白强一直在思考,动吧要怎么做?

受到Uber和滴滴打车的启发,他们想到了共享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一个基于微信H5的管理平台)把足球爱好者组织起来做培训。喜欢踢球的人经过动吧的培训,就能在小区或者公园开课,教授孩子们踢足球。

这个模式需要解决两大问题:线上要聚合大量师资,线下要有大量的运动场景。

师资方面,主要由斯内德负责,他通过Twitter、Facebook号召荷兰的足球老师,再由他们培训国内的足球爱好者,作为储备的兼职足球老师。他们还通过引进荷兰的教辅系统,再做本土化改良,将教学动作以图文或视频形式展现,将教育课件标准化。

场景方面,动吧与投资机构赛伯乐达成协议,双方联合在未来5年内投入20亿元用于青少年的足球教育和普及工作。其中10亿元用来启动青少年足球产业发展基金,5亿元用来在全国建设培训中心、比赛中心等线下场景。白强称,动吧的目标是到年底建成2000个线下场景。而快速建设场景的窍门是,不按七人制、五人制的标准建场地,而是因地制宜利用空间,甚至配有地毯式的移动球场,便于在社区和公园等场景内使用。

动吧的终极目的是在社区开设课程。白强称,目前全国通过动吧报名想成为足球老师(教练)的已经有5万多人。未来,动吧要在全国各地设立固定培训点,希望组织优质的师资和课件,为足球教师提供初级培训,再由他们为青少年提供足球教育。

“动吧一定不靠学费赚钱,可能会效仿曼联,他们除了卖球票、转播费、广告费,也利用品牌吸引了大量粉丝,开夏令营、辅导班,卖球衣、纪念品等。”白强认为,动吧有了品牌效应就能实现规模化。

“青少年足球教育、普及一定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工作,仅动吧一家是不够的,需要更多人来参与。”黄健翔坦言,动吧目前的难点是:种子需要播撒到土地里去,土地就是各地大量的中小学生,这个线下见面环节是最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i黑马点评

尽管政策向好,但动吧针对的5~12岁的青少年足球教育仍没有迎来大爆发,其发展仍受许多不稳定的客观因素影响。另外,动吧最能体现互联网特质的线上平台还未上线,团队主要精力投放在建设线下场景的部分,并希冀通过线下来积攒基础用户,但这个过程投入大且见效慢。动吧的“互联网+体育”模式需要尽快推出线上产品,并激发活跃度。

上一篇:论形势下政工干部的综合素养 下一篇:一个CRO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