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和保值增值问题刍议

时间:2022-09-08 10:43:51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和保值增值问题刍议

【摘要】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保值成为当前其有效运营的首要目标。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储备资金,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转轨人口老龄化等可能造成基金贬值的因素反应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迫切。

【关键词】运营 保值增值 基金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基金是决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力的主要因素,然而因为统账结合造成了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养老和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基金一直没有实现在全国的全面统筹等问题,导致很多区域在该方面的基金并未处于真正的运营状态,导致相关数据难以详得。当前只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处于有效运营状态的,它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运营,每年都向社会公布基金大致的运营状况,一般通过年度报告的方式。在此通过年度报告所公布的相关数据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状况为例,来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现状。

(一)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目标

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需要社会保障基金来补足其缺口,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对公民社会保障需求的支付能力,如果无法实现期保值增值,必将无法有效保障公民的需要。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必将得到解决,如果无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上述问题将无法解决,上述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

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例,无论是从投资机构的范围还是从投资途径和方式上,它都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扩沿的过程。在刚刚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时候,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存款、国债等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工具,均以保守方式投资,尽量规避风险。慢慢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投资途径更加多元化,但部门监管依旧比较严格,风险较大的项目均需申请审批。从2007年开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取消了很多审批限制,投资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投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效益

社会保障基金每年的投资收益情况是衡量基金保值增值的唯一指标。以2001至2011年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名义收益率从2001年到2005年一直低于5%,除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收益率则更低,有的年头甚至出现负收益率。除此之外,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率极其不稳定,2006年至2008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2006年的实际收益率达到27.51%,仅一年时间,2007年的实际收益率同比增长到38.39%,在经历了如此迅猛的增长后,2008年的实际收益率居然出现了-12.65%的亏损。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投资收益波动,既能反映投资组合的不合理性,又能反映政府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风险的操控能力之弱。总体看来,从2001年到2011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名义平均收益率为9.21%,实际收益率为5.83%,考虑到其不稳定性和较强的波动性,绝对值并不能作为唯一参考,因为单凭绝对值无法反映出其风险。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迫切性

保值增值的迫切性不仅仅因为它是战略储备资金,还表现在它的支出和债务压力上。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

我国从2001年开始,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达到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国家标准,而且老龄化态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图中也明确显示出:老年抚养比与老龄人口比重成正相关关系,所以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压力可想而知,这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变得极其迫切。

(二)社会保障转轨带来的隐性债务压力

出于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我国从1997年开始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在转轨的过程中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转轨成本,导致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状态。近日,有报告指出: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庞大的养老保险缺口是无法通过中央政府掌握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偿付实现的,2012年我国的基金规模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但基金的资产总额只有11082.75亿元,如此看来,即使社保基金全部用来偿付也是远远不足的。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转轨带来的巨额隐性债务压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保障基金来得到补足,社会保障转轨引起的隐性债务压力规模越大,就越迫切地需要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但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颇多,因此在进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时一定要充分全面地分析各因素影响或推动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效益的程度,以达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最优化。

(一)投资方式

就投资途径而言,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与风险都是相对应的,收益率越高的项目风险越大,由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那些收益率高而风险低的项目只可能短期存在,因为将致使过多的资本流向该投资项目,使其收益率降低,经过资本流动的过程,最后依然是实现资本市场各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与其风险的正相关性。

(二)监管的有效性

由于监管的有效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效益的影响很大,所以监管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非常严重,数不胜数,然而社会保障基金是以基金存量而非流量为基础的,这就直接导致基金运营障碍,社会保障的投资收益就无法实现。

(三)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国际或国内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来运作,因此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决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的因素。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为例,在基金设立之初由于缺乏投资经验,三分之二的资金都存入银行,以规避风险。随着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投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基金的投资途径渐渐由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导致银行存款比例直线下降,到2012年,银行存款只占基金总值的13.2%。上述变化表明:资本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完善的资本市场将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利的条件。

四、小结

通俗来讲,社会保障基金是全体公民的“养命钱”,无论资本市场化程度多高,在基金的运营过程中依然应该坚持风险最低的原则,保证基金运营的安全。另外,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途径的选择时,应该合理搭配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积极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选择恰当的投资机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运营。

上一篇: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问题探讨 下一篇:我国环境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