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现实的相互映照

时间:2022-09-08 10:27:33

音乐与现实的相互映照

【摘 要】《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回忆组成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1900的天才钢琴师的传奇故事。他自出生就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船上,至死没有踏上过陆地。他是个音乐天才,总是弹奏着一些奇异的曲调。音乐,总好像是从他的血管里缓缓流淌出来的一般,那么自然,那么美妙,那么的具有生命力。但是在这美妙的乐曲背后,却是隐藏着充满悲剧色彩的现实。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音乐与现实;悲剧色彩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主人公的朋友迈克斯·突尼的回忆片段构成的影片。在时空交错,场景切换间,观影者就会不知不觉地融入电影,好像是由主人公的好友迈克斯带领着一般,一同去聆听这位天才钢琴师的美妙乐曲。

一、下层劳动人民淳朴的爱

丹尼布德蒙·TD·莱蒙·1900,是弗吉尼亚号船上,一个叫丹尼的烧煤匠给他在船上的钢琴上捡到的漂亮婴儿取的名字。丹尼不顾起初周围人的嘲笑和怀疑,把1900当作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爱护有加,呵护备至。他总是把1900放在自制的蒸汽摇篮里,哼着低沉浑厚的摇篮曲哄他入睡。其他的烧煤匠也渐渐地一起在一边轻声地温柔附和。这些粗犷的,甚至粗俗的男人们的歌声久久飘荡在黝黑肮脏的烧煤间里,但却是那样的清澈,暖人心怀,洋溢着这些下层劳动人民们纯纯的善良和爱。跟把孩子丢在船里的“上等人”相比,这些“烧煤的黑鬼”才是真正的灵魂中的上等人。

对于1900来说,弗吉尼亚号船底的船员工作区就像是一寸灵魂的净土,是一块成长的沃土。除了烧煤匠,这里的厨师们,水手们,话务员们,都像家人一样照料他,爱护他。那个看似严厉的船长,却也是一再地包容着这个可怜的孤儿。正是这些下层人民浓浓的爱让孤儿1900可以在这艘单调冰冷的船上幸福温暖地生活着。虽然他从出生就被遗弃在船上,没有亲人,没有名字,没有生日,没有国籍,所有的官方文件里都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录,但他确实曾拥有过无比快乐的八年,直到那位穷困粗鲁的煤炉工,那个喂他喝奶,替他做摇篮,帮他换洗衣物,教他读书认字的“父亲”不幸去世。

二、真正的灵魂伴侣

8岁的时候,在丹尼的葬礼上,1900第一次注意到了那个从此陪伴他一生的朋友——音乐。从那以后,音乐就好像是流淌在他的血管里一样。只要他一手摸琴键,美妙的琴音就会从指尖缓缓流淌出来,渐渐飘散。他的思绪,就像是被音乐这个朋友引领着,神游在一个个美妙的但他却从未去过的地方。也正是音乐这个朋友,带领着1900结识了他生命中的挚友——“康恩”,也就是迈克斯,因为他吹奏的是“康恩”牌的小号,所以他更喜欢这样叫他。康恩是作为小号演奏手,上了弗吉尼亚号。在一个风暴之夜,这两个一生挚友就结识在随着颠簸的船体满厅滑动的钢琴上,1900弹奏着的美妙乐曲深深地感染了康恩。那一刻,他们就好像是被大海温柔地轻摇着,在一切中自由地徜徉。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灵魂的解脱。

康恩在弗吉尼亚号上呆了5年。在这5年里,他们因音乐相识,因音乐深交,音乐就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理想。正如康恩牢记的1900曾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和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康恩十分欣赏1900的音乐天才,并希望他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弗吉尼亚号就是他全部的世界,他能在这里任意地弹奏他的钢琴,他就再无可求。至于那种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即使弹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让他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而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1] 虽然在迈克斯的劝说下录制了唱片,但最后还是把它毁掉了。他不需要弗吉尼亚号以外的生活,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属性。

后来,他结识了一个被“大海的声音”洗礼的老人——那种让你脑子一片浆糊,但又顿时重新拥有无限希望和能量的声音。尽管1900一直生活在海上,但是他根本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大海的声音”的存在。从此,他对陆地上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丝向往。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他正在弹奏钢琴。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此刻,1900指尖流淌出来的曲子顿时变得那样的柔情似水,他爱上了她。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因思念而十分痛苦。迈克斯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他终于决心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缓慢的走下舷梯,但是他突然停了下来,茫然地望着诺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他逃了回来,躲回了他从小无数次透过窗户望向岸边的船舱中。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只有他那忧伤的音乐。

三、世俗与纯粹

当小1900第一次偷溜到头等舱的宴会厅里,他透过雕花的玻璃屏风向里望去。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雍容华贵,闪烁着熠熠的光彩,令人晕眩。但是,一切都是扭曲的,凹凸的身形,扭动的身躯,所有的一切都在那炫目的光晕里扭曲着,就像是世俗扭曲着人性那样。当1900的音乐才能被发掘,他被安排在头等舱的宴会厅里演奏,虽然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演奏着他自己的东西,那些总能被上流社会的人欢呼喝彩的乐曲。但是,他真正的作品,那些真的可以被称作“天籁”的,但却稍纵即逝的乐曲,却只在三等舱里飘荡。那是给下层劳动人民的纯粹的音乐。当1900被一个无比自大的“爵士乐之父”挑战,他毫无惧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他没有什么输不起的。不像那位“爵士乐之父”背负着输不起的盛名。在不仅仅是一场1900与“爵士乐之父”的比赛,也是下层社会与上流社会的比试,更是一场世俗与纯粹的较量。毫无疑问的,纯粹赢得干净利落。

四、“存在”与“不存在”的悲剧

在8岁之前,1900就在弗吉尼亚号上,往返于欧洲和美国不下50次。这艘船就是他的家,大海就是他的故乡。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他却根本不存在过。他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学校,教堂,或组织中。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人们见到自由女神像时,“America, America”的高声呼喊,激动的人潮向舷梯涌去。所有人都是那么地向往着达到陆地,只有1900在到达陆地的那一刻,默默地停止演奏,站在船沿上孤独地望着缓缓散去的人群。这落寞的景象完美地刻画了1900一生只能存在于海上的悲剧。对于一个一生都没有下过船的1900,对于一个一生只在船里生活的1900,那么多的街道,那么的方向,如此未知的世界,让他这个在船上活了半辈子的人,如何去抉择,如何去调试。对于别人,这条船就只是个交通工具,或者是一个待了几天的地方。但是对于1900,这条船就是他的全部,甚至是生命,就好似地球之于我们的意义。除了这艘船,对于这个世界,他根本没有存在过,没有什么是属于他的。所以当这条船被毁灭,他也无法再存在下去。他还这么年轻,并且才华横溢。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但也确是一个无奈的也无力去改变的悲剧。

导演托纳托雷在此影片中贯穿了一种比较含蓄甚至是有点悲剧色彩的格调, 这也正是他惯用的手法。《海上钢琴师》中1900与船同亡的结局给观影者留下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的惋惜,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黄菁.音乐的魅力——浅评《海上钢琴师》的声音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2).

上一篇:如何体现儿童医院的人文设计? 下一篇:不同年龄儿童医护环境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