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质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时间:2022-09-08 09:55:18

提高煤质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摘 要:煤质管理工作是煤炭洗选工作的重点,强化煤质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及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神东煤炭集团煤质处坚持质量是企业效益的理念,以实现神华、神东两级公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努力提升煤质工作的信息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三化”管理水平,健全煤质管理机构、强化内部激励激制, 提高毛煤回采率、精煤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率”的执行力度,取得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神东集团;煤炭质量;标准化管理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公司依托神华集团矿电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针,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了“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在日益紧缺的煤炭资源条件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树立质量意识,搞好煤炭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将煤炭产品质量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并层层落实煤质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动干部员工提高煤质的积极性,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企业效益。

一、正确把握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再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目标,充分认识到质量是企业产品占有市场的关键,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竞争的核心是质量与效益的竞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企业才能步人良性循环发展。因此,公司质量管理着眼于市场环境,树立市场竞争观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经济效益是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没有经济效益盲目地提高产品质量,是不可取的。产品质量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备条件。产品质量不是越高越好,更不是越低越好,而是符合大众消费水平的最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中,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 心。作为煤炭企业应抢占先机,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从用户对商品煤品种要求出发,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并简化工艺,以及采取选、配、混等方式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要求,加工正好适合用户灰分、发热量和硫分指标要求的产品,简化洗选工艺,提高产率和劳动效率,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需要是随科技发展而变化的,煤炭销售的首要任务是及时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工艺,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洗煤质量取胜至关重要,但片面追求质量忽视产率和适销对路的产品,将误入歧途,丧失竞争能力。按照市场需求推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和具有竞争性价格的煤炭产品是取胜之根本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立以销售为龙头的生产机制,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实现工艺设备不断优化,并使之能灵活调整。不仅要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而且要注意产率的提高、生产环节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二、煤炭质量标准化管理

经过多年来在实践中摸索和提炼,神东公司自产煤管理顺应神华发展和煤炭市场需求,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煤质制度进一步完善,提质措施不断多样化,煤质技术超前、准确,管理流程从优化到固化,“五型企业”煤质绩效考核实现了全员化。

(一) 煤质工作团队专业化

随着煤炭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局部煤炭市场高标准要求,神东公司注重煤质工作人员的引进和培养,煤质工作人员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目前600多人,其中具备大中专学历人员超过40%,提高了煤质工作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不定期组织煤质管理人员和重点工作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主要针对各矿、厂、站调度人员、生产作业人员,特别是煤机司机、支架工、煤质管理人员和煤炭采制化等相关人员进行煤质业务知识、管理制度、奖惩办法培训,实现了思想意识和管理标准的统一,普及煤质意识,提升了煤质管控水平。举行集团公司范围内的采制化人员技术比武,要求所有在岗的采制化人员全部参加,并按有关规定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定期邀清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对公司采制化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了采制化人员全部做到了持证上岗。

(二)夯实煤质技术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及时进行煤层煤样、生产煤样、可采煤层煤样和各生产检查煤样的采样工作,并收集有关地质、煤质资料,做好采掘巷道和工作面的煤质预测预报工作,形成周、月、季、年煤质预测预报,同时建立煤质台帐和有关图表(水、灰、硫、发热量等值线图等),为现场煤质管理提供第一手煤质资料。编制《煤源煤质分析报告》,分析各生产矿煤源煤质整体情况,说明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影响煤质的因素,以及通过狠抓现场管理能达到质量水平等,为制定各生产单位和公司整体煤质指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部分核心业务进行整合,使之更好地为提质增效服务。采取多项技术措施,努力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针对多煤层生产矿井,采取与下分层工作面配采,选煤厂生产精煤、混煤等不同煤种的措施,对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竭尽全力提高各煤种质量指标,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根据公司煤炭产品的市场定位,结合各生产单位生产实际情况,设置关键考核指标。确定指标值时,在上年度生产单位实际完成基础上,本着改进、提高的思想,制定煤炭产品质量考核指标,公司质量考核指标由各生产单位已确定的质量考核指标加权平均所得。为充分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原则,考核体系与各生产单位领导班子绩效、各岗位人员奖惩、商品煤价格挂钩。

(三)源头管控和过程监控

把煤层、地质等不利因素给煤质带来的影响,纳入预案管理,上下联动,及时调控,把煤质波动降低到最低限度。针对各矿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地质条件对煤质的影响,提高好煤产量。积极参与采掘工作面的作业规程审批,针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煤质的情况制订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煤炭质量。在井下生产中会遇到各种影响煤质的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加强生产中的煤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煤炭质量得不到保证,销路就会不畅,严重时影响生产,进而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滑。

(1)灰分控制。采取井下初步煤矸分流、跳采、缩面、配采、采用带伸缩顶梁支架、顺槽人工拣矸、全入洗和设置手选带等八项主要管控措施。结合生产实际,针对过大型构造矿井,采取在综采面安设煤矸分离器,在掘进面打排矸硐室或排矸场的措施,实现井下初步煤矸分流,降低了构造对原煤灰分的影响。

(2)水分控制。采掘工作面受地面水源保护区、采空区以及河流影响,导致工作面淋渗水严重,如遇工作面底板易泥化情况,工作面会产生大量泥浆或积水。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前完善抽排水设施,满足最大排水能力,防止采掘工作面出现积水;在运输胶带上加设遮水布或遮水供,并定期检查设施完好情况,防止顶板淋水进入运输系统;将掘进工作面打锚索产生的外水单独引入顺槽侧帮,集中引入水窖后外排,同时根据掘进工作面积水深度和抽排的难易程度,自行设计并制作了手压式抽排水设施和泥浆抽水装置,为防止工作面底板泥化和外水进入系统起到了良好效果,并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将综采工作面机尾盖板换成带孔或条形盖板,将返水引入工作面顺槽,然后经引流、沉淀和外排,减少外水进入系统。

(3)杂物控制。按工作面、洗选加工和装车外运等环节除杂点数量,在原来基础上新增制了近百个标准杂物箱,不但避免杂物乱丢乱放现象,还提升了职工企业文化意识;为防止小型杂物和设备检修废弃物进入生产系统,普及采取了在综采工作面两顺槽护帮网上挂设杂物袋,有效地降低了原煤万吨含杂率。

(4)粒度控制。实现了矿井综连采面、主运输系统和选煤厂多级破碎。同时为确保破碎效果,主要破碎点在设备选型时均使用英国制造的MMD破碎机。加强了采掘面、矿井主运系统和洗煤厂破碎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点检制,按《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煤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定期做粒度试验,确保商品煤限上率和限下率不超标。

(5)严格煤质绩效考核。神东公司严格贯彻执行神华要求,实行“五型企业”煤质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各单位煤质指标完成和综合管理情况,单独发放煤质专项奖励,为提高全员煤质意识、稳定煤质、提升效益起到关键作用。

(四)强化煤炭产品质量责任制

煤炭产品质量必须从生产源头开始抓,从矿井的开拓布局、采区设计到煤炭生产、加工、装车发运、销售等环节全方位抓起,凡涉及到的每个部门、环节、岗位,都必须依据其岗位职能,承担相应的煤炭产品质量责任。各煤炭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生产和经营的领导负直接责任;总工程师负全面的技术责任。生产技术、计划、调度部门对采区设计、煤层配采、生产过程中煤质控制的保证措施负管理责任;采掘区队对所生产的毛煤质量负直接责任;井下运输区队对毛煤转运过程的煤炭质量负直接责任;煤炭洗(筛)选加工单位对加工煤炭产品的质量负直接责任;销售部门对煤炭产品的配煤装车、发运质量负直接责任;煤质部门对煤炭质量管理监查、预测和商品煤质量检验负直接责任。

同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对煤炭质量和采制化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煤质管理部门有煤质资源科和中心化验室等科室。煤质资源科主要负责煤炭质量管理和质量指标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递、考核及各个个矿煤质指标的测算、采制样工作;化验室主要负责公司所有商品煤(包括电煤、地销煤、配煤等)的质量检测工作,用于鉴定煤炭质量、确定煤炭品种、收购制结算和考核.并对各矿化验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煤质管理部门的工作定位于煤质管理和质量仲裁。一是负责全公司煤炭质量的全面管理,包括从设计、规划、生产、风选、加工、配煤、直到销售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二是负责商品煤质量的检验、认定和考核工作,有的外购煤煤质以煤质管理部门检验、认定结果作为依据,对各个个矿及煤加工厂进行考核。煤质管理部门通过下达指标、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组织各单位煤质活动,各单位、部门积极配合,将各项煤质管理工作要求较好地落实了下去。

坚持优劣分堆贮存、配煤装运制度,坚持按不同客户的质量要求进行配煤装车。同时认真搞好落地煤的分堆贮存、配煤装车。安排专门煤质管理人员在工作面现场抽查盯点,督促采掘生产单位做到见矸停放措施的落实,认真观察工作面动态情况,将信息及时反馈到职能部室和相关管理人员。同时,严把装运关,对每批商品煤装车,都是车车有采样、批批有化验,一丝不苟把关,发现质量不符时立即追查,不留任何一个细节,杜绝质量事故。

(五)实现煤质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公司产量不断增长,煤质管理范围外延,矿点和工作面增加,影响煤质因素与日俱增。因此,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上下环节各类煤质信息,使信息及时、快捷传递尤为重要。公司为煤质管理人员配备了小灵通,能够随时保证地面和井下信息畅通,及时掌控井下工作面变化情况。及时优化煤质管理信息网络,提升网络功能,将各类煤质信息准确录入,使煤炭用户、集团公司、兄弟单位及我公司内部各矿、厂、站能在互联网上及时便捷地了解和掌握煤炭生产和质量变化情况。销售中心和港口可根据信息情况合理调整流向、港口分垛、配煤,满足用户要求。有效使用信息反馈快速通道,每天将煤质影响因素以电子邮件方式上传,使神东公司与集团生产指挥中心、煤炭生产部、销售中心等单位、部门之间紧密结合起来,便于上级单位、部门指导生产。加强供、需之间技术交流,注重产品质量改进。近年来,我们借用户到矿区考查机会,广泛征求用户对神东煤质的意见和建议,双方以诚相待,共讨双赢之策,取得良好成效。

三、结语

在日益紧缺的煤炭资源条件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多年来在实践中摸索和提炼,神东公司顺应神华发展和煤炭市场需求,坚持质量是企业效益的理念,以实现神华、神东两级公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煤质制度进一步完善,提质措施不断多样化,煤质技术超前、准确,管理流程从优化到固化,“五型企业”煤质绩效考核实现了全员化。努力提升煤质工作的信息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三化”管理水平,健全煤质管理机构、强化内部激励激制, 提高毛煤回采率、精煤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率”的执行力度. 神东公司树立质量意识,搞好煤炭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将煤炭产品质量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并层层落实煤质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动干部员工提高煤质的积极性,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取得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增田.神华煤燃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涂兴子.煤矿精细管理[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3]郭清杰.生产矿井煤炭质量系统管理探讨[J] .煤质技术, 2008 (2) .

作者简介:乔军强(1981-),男,工程师,现在神东煤炭集团煤质处工作。

上一篇:山东蓬莱创建“美丽乡村”让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 下一篇:生产经营全流程到管理服务全领域:信息技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