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

时间:2022-09-08 08:28:37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

[摘 要]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高等旅游教育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研究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改革实践

[DOI]10.13939/ki.zgsc.2015.41.213

现代教育学指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的总和,而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技术设备及其载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落实培养目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树立现代意识,掌握运用现代职业技术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2011年开始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进行了改革,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

为了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服务于教学,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如下:

1 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智能技术转变

在《旅游资源与文化》教学中,任课教师将在课程准备时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收集的大量图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编辑视频、录制微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认识、了解,增强趣味性,容易记忆和掌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课堂,学生对这一方式普遍好评。在《饭店管理基础》的授课过程中,选择了适当的时间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播放了由其自己收集与剪辑的世界各国著名星级酒店餐饮服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情况,生动形象的使远在异地的情形成为现实课堂,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达到了满意的教学目的。还有其他教师也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实践着运用多媒体与现代电化教育的手段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可以说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学生注入了新鲜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模式。

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预示着网络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对教学媒体资源进行合理地组合设计,更好地服务教学。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媒体――网络上深挖资源,紧跟市场的需求和国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现已建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4个网络课程,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电子教材、微课视频、专家讲座、多媒体课件、行业企业资讯、企业案例、行业法规条例、网上交互式学习、网上训练、模拟测试等,在教学中运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常规的教学手段,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这也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2 教师由给予者向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省级精品课程《导游业务》教学中,主讲老师讲授完基本理论部分与实践内容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训练旅游活动中“导游”与“游客”的实际“状态”。把学生分为“导游”与“游客”两部分,老师扮演“旅行社经理”,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导游”,其他的学生体会“游客”,在“旅行社经理”的指挥与指导下进行实际旅游过程中的模拟训练。通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将课程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从中又让学生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要点。

3 实践教学模式由校内封闭向社会开发性转变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即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这一改革的实现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或者景点现场实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寻找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实习进行新的理论实践,通过这种循环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学生真正的领会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达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4 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转变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由强调学生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

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所讲旅游区的主要旅游城市,然后介绍这些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有关的神话传说、古典故事、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主动了解中国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在《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运用了大量及时、准确、详实的案例,开发了图文并茂、集案例、漫画、调查资料与行业动态于一身的教学课件。即开拓了学生视野,又侧面引导学生实地调查或网络搜寻与该企业有关的信息及资料,来丰实自己的知识。

5 教学目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我专业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转变。

比如在《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中,首先请旅行社老总介绍旅行社计调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让学生在学习前先有目标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全国各旅游区域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旅游资源特点,掌握计调操作流程与基本操作方法,参照旅行社真实业务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训练、考查,在常规路线操作熟练的基础上,再模拟游客咨询现场,训练学生根据旅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实际应变及现场操作能力,在此课的整个教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得到了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改革高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观念改革和改革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考核形式、培养目标及教学设备等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它不是孤立的,它是随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而不断变化的,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如果一味只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而不重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起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完成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舍本逐末,而是在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符合新需求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周程明.浅变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1年4月(中).

[2]刘颂书.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2014(24).

[3]刘金锋,程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4(4).

上一篇:阳光·小草·舞蹈 下一篇:争做一名守法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