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艺术设计的问题综述

时间:2022-09-08 07:55:26

听障生艺术设计的问题综述

近年招生与就业情况由于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以及学院高质量的培养,该专业就业率逐年呈增长趋势。2012年根据最新数字显示装饰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杭州市都锦生织锦博物馆、杭州市丽致龙摄影有限公司、杭州佳丽摄影、杭州吴越人家工艺服饰有限公司、杭州陈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温州华龙雕刻有限公司等企业里均有我院毕业生在工作。表一中的这些数字和实际情况说明我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目前是比较有市场的,专业就业率近三年基本保持平衡(见表一)。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依据装饰艺术设计发展“产业链”需求,建立无缝对接的“专业链”。我院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课程设置以瞄准行业岗位所具备的基础技能、创意能力、项目实现能力等一系列核心技能,着力建构设计创意表达、综合材料等核心课程,并建立与此相匹配的核心课程群、教材、课件等。在教学中,做到对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实现岗位与课堂的重合、努力缩短实践与教学的距离,技能与审美的有效统一,让毕业生就业前有着充分具备上岗的各项条件,确保毕业生们能第一时间适应岗位需求,站稳岗位,立足于岗位。

我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浙江省乃至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目前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中,听障生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专业方向细化以及专业建设方面自成体系,随意性很大,没有很好地凸显出高职特色,残疾人特色,专业建设管理体制还很不健全。如何搞好高职听障生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和整体规划建设,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专业建设经验,显得尤为迫切。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相比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起步和发展稍逊一筹,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专业建设中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等问题,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现行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基本都沿用普通院校的模式,还是以学科为主,专业理论必修课程过多,与市场的接轨很少,职业性不够突出。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质量不高调研发现,目前全国的大部分特殊学校都只是在做简单的“3+2”学制叠加和常规的简单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上,专业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雷同等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听障生的学习兴趣,浪费了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也使得听障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难以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团队建设滞后在浙江,目前我院是一所专门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原因和师资瓶颈制约,还正在转型过程当中,目前在校教师应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还很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容易造成中职学生到了高职学习达不到预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队伍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学历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青年教师缺乏有关教学技能、方法和岗位能力的培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训模式尚需改进随着社会和专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学院的实训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教学设备仪器趋向智能化,但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实训室缺乏自我创新的活力,实训室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力度还需要加强。要解决学生动手机会少、实践能力的不足,还需要从教学内容安排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课程实训实践环节,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进一步推进知识、能力、专业素质方面的建设知识要求上:要进一步突出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对技能知识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且准确把握“够用”为度。能力要求上:注重提高听障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让听障学生们具备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外,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来获得。素质能力上:素质是核心,是把知识和能力化为一体,形成稳定的品质与修养,专业(职业)素质是关键,培养听障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素质与技能。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探索适合高职特殊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采用“模块化教学”,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培养”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实训室融合一体化教学与实践,以“大师进课堂”,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项目教学法、模拟真实企业环境、“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等方式研究行业特点,依据行业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调整课程结构。贯彻“师生进工坊,大师进课堂,项目进课堂”的建设目标要求,拓展与企业合作及与外面行业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完善高职特教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资金,走多元发展之路,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和谐共赢。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训室的开放和科研立项相结合,加强学生导师制,帮助听障学生稳定专业思想。经常开设学术交流、讲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尝试开放性教学,增加装饰艺术专业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性、综合性的选修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兴趣。安排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一线骨干教师主讲基础课程,动手实践强的教师进入实训教学,每年尽可能地安排专家教授走进课堂面授,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开展各种学术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试行在低年级增加动手多、设计性的内容,开设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兴趣和开发学生潜能;中高年级进入实训训练,以期得到初步训练效果。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环节和校内外实习实训的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毕业指导实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作者:丁显洲 赖立香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上一篇:改善计算机实验法中的问题 下一篇:民族文化中的艺术设计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