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当注重学困生转化

时间:2022-09-08 06:01:45

高中语文教学当注重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群体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对象,转化学困生既是促进语文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的有效措施。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需要对症下药,细致分析学困生的“成困”原因,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转化,从学习情感、学习技巧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综合着力,有效转化学困生。本文结合笔者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学困生有效转化方面的简要分析。

一、教学理念应当全面兼顾,将学困生转化纳入整体教学设计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中上位置的学生,这是应试教育理念的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成为了“不均衡”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越是学习难度大、困难多的学生,越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笔者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从思想理念上将学困生群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设计中细化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建立起与学困生学习状况相一致的教学体系,从而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供方向引领。另外,笔者还将学困生转化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同步考虑,尤其是针对学习基础能力滞后、学习态度情感薄弱等双重问题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机渗透心理疏导与情感激励因素,从而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供积极的促进功能。

二、教学措施应当综合推进,打造适应学困生学习的教学体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学困生转化,面临着教学工作时间紧、节奏快等诸多影响,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打造更为恰当的教学体系,与学困生转化工作遥相呼应,提高转化成效。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学上降低目标要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相对滞后于其他学生,如果还是按照“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要求,势必会增加学困生的学习畏难情绪,过高的要求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等于“空目标”,倒不如切合实际的目标更为实在与有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专门为学困生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知识点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适当降低,保证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状况相一致,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效果,以便于为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打造“量体裁衣”的教学体系。

二是课堂上创设互动平台 许多学困生因为自己语文学习较差,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加上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设置的提问难度较大,学困生回答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学困生容易成为“边缘化”角色。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将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到师生互动环节,教学提问方面既设计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同时也设计了一些基础性问题,主要针对学困生群体进行提问,保证他们有参与的平台,增强学习成功的积极情感,从而有效融入到语文整体教学活动之中。

三是训练上实行分层要求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与能力滞后,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要适当考虑降低难度与训练量,保证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学困生群体的课后练习与其他学生要有所区别,教师要将着力点放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等方面,与分层教学目标相对应。

四是考核上单独进行检测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各种检测,“一刀切”的教学检测让语文考试成为了优秀生的盛宴、学困生的煎熬。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与教学目标要求相对应的教学检测体系,中等以上学生采取正常难度的测试卷,学困生单独设计难度降低的测试卷,既能够与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应,同时也能够增强学困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为他们的有效转化奠定情感基础。

三、教学资源应当充分整合,营造学困生有效转化的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将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作为抓手,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困生的自主、自觉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在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紧扣小组帮扶、技巧指导和情感激励三个方面的要点,有效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情感,提高了转化成效。首先,笔者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主动与学困生结成帮扶小组,帮助学困生分析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弥补的计划以及夯实学习基础等等,集中大家的能量帮助学困生学好语文。其次,笔者组织全班语文学习技巧交流活动,大家一起向学困生介绍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好经验,供他们学习借鉴,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技巧水平。另外,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还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学困生的积极情感。对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表扬,让他们增强语文学习动力,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学困生群体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教师应当在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努力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其转化。

上一篇:撩开试题变化面纱 把握语文学科本质 下一篇:边屯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