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心理特征与教学

时间:2022-09-08 02:15:51

浅谈初中生心理特征与教学

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正处在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正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黄金时期,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时期。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现对初中生心理特点与教学之关系作简要分析。

一、身体迅速发育,情感丰富强烈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早期,是人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最显著的三个变化是身高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学生身高城市男生12~15岁,城市女生9~12岁增长速度较快,16岁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农村男生13~15岁,农村女生10~13岁增长速度较快,16岁生长速度均下降。体重方面,城市男生12~15岁,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6公斤以上,女生11~14岁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达3.2公斤以上,农村学生体重增长比城市学生晚一年,但17岁都和成年人差不多了。中学生另一个显著变化是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生喉结增大、声音变粗;女生月经初潮等,进入了性成熟期。

与此同时,初中生脑重量已达到或接近成年人,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功能基本健全。在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影响下,其情感日趋丰富、强烈而容易动荡。他们往往会因一些小事被感动,或振奋、激动,或动怒、呕气,甚至与人争吵。有时在他们身上会发现互相矛盾的情感。

针对初中生身心发育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恰当估计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初中性心理的变化,教师应指导正面学习有关性的知识,消除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并组织男女生正常交往,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同学情谊,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因为积极的情感是前进的动力,消极的情感是前进的阻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情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方式养成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

二、认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增强

认识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等,初中生感知能力较之小学阶段有进一步的发展,初二是认识能力的关键期。

初中生感知能力的特点是:目的性相对明确、自觉性提高、时间性稳定、概括性提高,开始能按教学要求长时间观察事物;初中生记忆力迅速发展,其特点是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是学习记忆知识的最佳期,如中学阶段记的诗词往往终身不忘。初中生的记忆仍带机械成分,但其已不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的成分越来越大。

根据中学生感觉、知觉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电视、多媒体等,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知事物,以便更好地形成有关概念,理解事物本质及规律。针对初中生记忆发展的规律,重视和发展其优势,教育学生掌握识记规律、学会识记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识记的训练,发展学生记忆能力。

初中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且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某些初中生已不满足教师和家长的讲解和书本叙述,能主动提出和探索一些问题,进入喜欢、怀疑、争论、探索时期,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式教学,讲授时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论证的严密性,同时,帮助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本质地研究和分析问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自我意识增强,理想初步形成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初中生随年龄增长、身体发育、知识经验的增多,其自我意识也日益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相对增强,依赖性减少,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乐意接受较艰巨的任务,有一定自我评价能力,能较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一些事物;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却仍具有冲动性,有时不能自制,出现失控,如某些学生成绩出现阶段性变化。

针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萌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尊心,给他们宣泄自己意志的机会。对他们正确的意见和合理要求,要支持鼓励,不正确的意见和要求要耐心教育,绝对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方式。在评价学生时,力求恰如其份,既肯定优点又指出缺点及努力方向,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习惯。

理想是人对未来的向往,是人的奋斗目标,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活动的扩大逐渐形成的。初中生由于所受社会、家庭、学校影响不同,身心发展不同,他们的理想也不同,而这一时期是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理想教育,争取家庭、社会配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教学的成功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从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上一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