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统一性

时间:2022-09-08 10:36:01

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统一性

【摘 要】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本文以《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这本书为基础,阐释了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文化多样性强调保持自身的特殊性、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三个观点。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文化的统一性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这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全书分为十一章,对全球化伦理、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体现做了基本的阐释,并对多元文化中媒体的应对、性别与文化矛盾、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发展等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最后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存在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文化统治和文化霸权的产生,避免出现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高高踞于其他民族和群体之上,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判断行使权利的合法性。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说明不仅文化是多元的,表现文化多元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丰富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凡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大多是文化多元共存和文化交流发达的地区。

但不管是什么文化,单一的也好,多元的也好,其实都是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繁荣的。当今社会的很多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自我封闭。文化的活力来源于广纳四海,博取众家之长。“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国的唐宋盛世,无不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精神。今天的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哲学传统继承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源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和语言则来自欧洲,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所谓的伟大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i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没有任何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存在的整体,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其他文化。文化整体由于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从而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文化总是在差异中进步,在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繁荣。如果没有文化多样性,就会产生垄断。而垄断只能是少部分人进行资源的占有、享受,使另一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书中所说的:“事实上,正是多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赖以生发的创造性,使这些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生存繁衍得更加久远。”ii如果没有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的生活的独特性也就突显不出来。

二、文化多样性强调保持自身的特殊性

如今文化多元的现象被一再强调,但文化多元除了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外,还蕴含着保持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那么文化多样化这个概念也就无从提及。但事实上我们却还是能在全球化这个语境中看到大众流行文化的风靡带来的潜在危险。我们面对现代文明,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现代文明的标志与西方文明简单等同起来。手机、电脑、高速公路、高铁、快递,以及相关的电子元素形成全新的文化生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统一化,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能买到同一品牌的衣服和食物,这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适应上的便利性,却不能不说隐隐地有失望,是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被磨灭的失望。所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

最近几年来,随着非遗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习、了解本土知识。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每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保护各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避免文化霸权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

三、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以上论述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多样性之中,也有统一性的存在。就像《创造性破坏》一书中说的:“讽刺的是,艺术家如果学习了太多的外来方法,反而会失去在特定类型上的创造力。当代音乐家贝克是摇滚、乡村和布鲁斯音乐的折中派,他用简洁的方式道出了这一点:‘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乡村音乐。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阿帕拉契民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所有人都听过速度金属、鼓打贝司、早期嘻哈。就算你没有受它们的影响,就算你没有使用完这些元素,但它们依然在你的脑子里。’”iii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文化多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某些统一性。

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但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开发利用不同的文化,我们都必须注意要传承历史文化命脉,保证社会的凝聚力和政治的一致性。虽然这里列举的都是不同文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统一性,但也能从中看出各民族、各地区既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的文化形态,这种统一性既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认同、和谐共处的基础。

注释:

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i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

ii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高红岩.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及其政策导向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上一篇:靖远方言动物词造词理据浅探 下一篇: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