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还手吗

时间:2022-09-08 09:49:29

我们决不会愿意把孩子培养成“狼”,但面对狼的时候,我们必须赋予自己的“羊”以“智慧的角”!

小陈近几天有点儿忧虑。她有个儿子,从小活泼开朗,心地善良。父母平时经常对孩子说:与人相处要文明礼貌,诚实友好。可是进幼儿园以后,儿子老是受别人欺负,让他去告诉老师,他说:“老师说过,这类事你们自己处理。”半年下来,一向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忍气吞声。去年孩子上了小学,又发生一件事:那天在课堂上做作业,孩子拿橡皮时碰到了正在写字的同桌同学的手臂,他连忙说“对不起”,可同桌同学还是一拳打了过来。当时老师没看见这―幕,儿子又像往常―样忍下来。小陈担心长久下去,孩子稚嫩的心灵被蒙上阴影,造成性格扭曲。

小陈的担忧不无道理。本来,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打打闹闹的事经常发生,这种摩擦、打闹的处理过程也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课程之一。但是孩子毕竟年幼,是非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尤其是现在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伙伴,在家备受父辈、祖辈的宠爱,有的孩子性格暴躁,而且自私。对同伴稍有不如意,便拳脚相加。另有一些孩子,因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反而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粗暴、骄横的孩子面前不知所措。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把教会孩子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纠纷看作是对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提高分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时机。

孩子在幼儿园时与同伴发生纠纷,老师总爱对他们说“你们自己处理”。应该说,老师这样的回答并没错,因为孩子只有在自己亲自处理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问题在于,老师在说过“你们自己处理”之后,还应该留心、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们对这件事处理得很公正,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如果不是这样,受欺负的孩子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老师应该借这个机会帮助年幼的孩子辨清是非,并让孩子们懂得,不能纵容野蛮的、攻击别人的行为。同时要注意帮助那些性格懦弱、对别人的攻击一味退缩的孩子,树立起勇敢坚强的品格。

作为家长,在孩子受欺负以后,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往,很多的父母往往这样教育孩子:“如果你被别人打了,不要还手,可以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去批评对方。”现在做父母的则会这样对孩子说:“首先,你不要去惹别人。如果别人来惹你、打你,你要毫不客气地还手,打不过就用棍子、玩具打。打坏了,爸爸妈妈再去赔!”

教育专家不主张把这个问题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来回答,而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针对具体事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像不小心碰了正在写字同学,已经说“对不起”,却还是挨了同学一拳,的确是够委屈的了,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这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分清对错。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那位同学是错的,在这件事上,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为你自豪。”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去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另外肯定孩子的时候,还要教他在该争的时候要去争,特别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同学、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制止,必要时包括还手和打报告给老师,让老师去批评或教育犯错误的同学。

上一篇:孩子补充营养愈自然愈好 下一篇:当心花粉袭击你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