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微创手术在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时间:2022-09-08 08:49:13

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微创手术在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微创手术在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胆道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结果 研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讨组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能够下地运动的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间的都普遍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作为胆道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

关键词 胆道结石;微创手术;腹腔镜;胆道镜

胆道结石属于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分为三类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结石女性发病率较高,以剧烈的胆绞痛症状出现,常见原因为结石在胆道内移动引起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的收缩或痉挛而导致疼痛,当结石堵塞了胆汁排出的通道时,可导致梗阻性黄疽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开胆总管取石,但此种开放性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排气时间长、身体情况恢复慢和住院时间长,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在临床上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临床上已经进入微创手术的新格局,微创手术不但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而且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手术用时少、安全有效。我院已经开展同时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对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微创取石治疗,等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按照本课题研究方向选取2012.1月-2014.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10例胆道结石患者,根据所采用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各55人。研讨组年龄为20-52岁,平均33.7岁,对照组年龄为18-55岁,平均36.7岁。患者入选要求:①所有的患者均经B超、CT或经皮肝穿刺导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胆道结石。②患者为单纯性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③患者通过对两种手术术式的利于弊的了解,任意选择手术方式,并愿配合此次研究。对比患者一般资料,俩组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研讨组采用联合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微创手术。采用气管插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并建立人工气腹。选择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方式,解剖胆囊三角,结扎胆囊动脉并充分暴露胆总管,使胆总管保持适当的张力,然后避开血管,在十二指肠上方1 cm胆总管的前方切开0.5-1 cm纵行切口。从剑突下套管置入纤维胆道镜,对胆总管和肝内胆管进行探查。小于1 cm的结石直接取,大于lcm的胆总管结石则应首先在胆道镜的辅助下采用碎石仪击碎结石,然后采用套石篮套取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大多数需要碎石以后进行取石,若一次取出不彻底应放置T管引流6-8周,再借助纤维胆道镜通过窦道取石。取石完成以后把胆道镜取出,根据胆道扩张情况来选取适合的引流管来引流。

1.2.2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位,并将腰部置于腰桥上,采用气管插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在右肋缘下行约15cm处开口入腹腔,常规切除胆囊后分离和暴露胆总管,将胆总管纵行切开10-20mm。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置入T管,并且均另做切口置管于网膜孔引流。

1.3对比观察指标 ①术中情况:术中创口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②预后指标改善情况:拔除引流管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③身体康复状况:能够下地运动的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间;④临床疗效: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选用 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讨组:结石取净率90.9%(50/55);并发症发生率3.6%(2/55);手术用时:95.3-112.0min;术中出血量39.6-51.8ml。对照组:结石取净率87.3%(48/55);并发症发生率18.2%(10/55);手术用时:89.2-109.5min;术中出血量109.66-132.5ml。通过两组数据比较,研讨组和对照组结石取净率和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讨组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能够下地运动的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间的时间都普遍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医学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临床胆道结石的发生率及检出率呈现出稳步提高的态势[3]。在临床,胆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与胆道结石的发生密不可分,当梗阻发生时,胆道少了胆汁的不断冲刷将导致细菌由肠道逆行而上感染整个胆道系统造成胆囊炎或胆管炎。

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在临床上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临床上已经进入微创手术的新格局,微创手术不但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而且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手术用时少、安全有效。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研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能够下地运动的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间普遍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作为胆道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黄东胜,宋小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114-116

[2]陈剑锋,王波,黄俊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138-143

[3]许沈南,李晓辉,卢旭生,张伟亮,黄丽君,李佳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内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5):639-640

上一篇:加用整肠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