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度检验危急值项目历史数据分析

时间:2022-07-11 06:01:30

我院度检验危急值项目历史数据分析

【摘要】 目的对我院2013年度检验危急值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危急值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更有利的证据。方法统计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登记到的所有危急值,分析其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 2013年度我院检验科共报告危急值10936次,其中门急诊113次,住院10823次。住院病人中报告次数较多的是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清钾、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的测定,分别占24.63%、14.89%、13.18%、9.22%、8.07%。结论住院病人危急值的报告次数明显高于门急诊病人。其中ICU的危急值报告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病区。检验危急值在各病区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检验危急值分布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就诊患者,对其临床检测结果以及危急值登记资料进行分析。

1.2危急值项目与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每天先处理室内质控,待完全在控后再行标本处理,危急值范围提前输入LIS系统,发现危急值自动提醒。危急值项目以及危急值界限表如下表(1)。

表1宜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危急值开展项目和数值范围

项目

单位

低值

高值

备注

GLU

mmol/L

<2.2

>22.2

血清

K+

mmol/L

<2.8

>6.2

血清

Na+

mmol/L

<120

>160

血清

Ca2

mmol/L

<1.5

>3.4

血清

Mg2+

mmol/L

<0.5

-

血清

Bili

μmol/L

-

>307

血清

Ph

-

<7.25

>7.55

动脉血

PCO2

mmHg

<20

>80

动脉血

PO2

mmHg

<45

-

动脉血

PT

s

<7

>19

血浆

APTT

s

<15

>70

血浆

Fib

g/L

<1.5

-

血浆

Hb

g/L

<40

>200

静脉血

WBC

109/L

<2.0

>30

静脉血

PLT

109/L

<50

>1000

静脉血

AMY

U/L

-

>300

静脉血

BUN

mmol/L

-

>20

静脉血

Cr

umol/L

-

>530

静脉血

注:血糖(GLU),血钾(K+),血钠(Na+),血钙(Ca2+),血镁(Mg2+)胆红素(Bili),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淀粉酶(AMY),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表示无数据。

表2 危急值检测结果分布

项目

项次

比率(%)

GLU

542

4.19%

K+

1633

12.62%

Na+

552

4.26%

Ca2+

191

1.48%

Mg2+

42

0.32%

Bili

253

1.95%

Ph

248

1.92%

PCO2

233

1.80%

PO2

93

0.72%

PT

1008

7.79%

APTT

112

0.87%

Fib

527

4.07%

Hb

166

1.28%

WBC

1628

12.58%

PLT

2694

20.81%

AMY

343

2.65%

BUN

1103

12.33%

Cr

450

8.75%

1.3危急值报告流程

(1)出现上述危急值时,检验人员首先核对标本和申请单是否符合,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要立即展开复查,确认复查的结果与第一次所获得的结果没有差距后,才可以立即以电话通知的方式进行临床登记。

(2)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即检验日期、项目和结果,复查的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min)以及临床联系人和备注项目。

(3)临床医师必须要熟悉检验科危急值的项目和意义,在接到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2 结果

2.1危急值发生情况

2013年全年我院检验科共登记在案的危急值次数10936次,其中门急诊113次,住院10823次。住院病人的危急值检测结果分布见表(2)。

2.2危急值的分布情况

住院病人危急值的报告次数明显高于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中报告次数较多的是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清钾、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的测定,分别占24.63%、14.89%、13.18%、9.22%、8.07%。血小板危急值主要分布在血液科,其次肿瘤科、消化内科、ICU等。白细胞危急值主要分布在血液科,其次肿瘤科、ICU等。血钾危急值(排除溶血标本)主要分布在ICU、肾内科,其次血液科、消化内科。凝血酶原时间的危急值主要分布在ICU,其次是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尿素氮的危急值(除肾内科外)主要分布在ICU,其次呼吸内科、胸外科、消化内科。ICU出现危急值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

3 讨论

1972年危急值(critical value,panic value)由Lundberg首次提出,现已被世界各地所采用。上世纪90年代,危急值概念进入中国。危急值管理在中国已成为重要的医院评价指标,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出现检验危急值,一般出现于危重患者。通过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危险状况,以立即采取措施挽救患者生命「1。快速、准确是危急值报告的基本原则,由检验人员及时报告既可缩短危急值报告时间、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又方便检验人员与临床人员就危急值与患者临床指征的符合性进行沟通。如果临床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检验科所回报的危急值数据,就可以快速反应,并针对患者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或者采取及时治疗策略,提高患者临床存活率。

本次危急值数据分析让我们对我院危急值的报告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住院病人危急值的报告次数明显高于门急诊病人。ICU出现危急值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因此对于出现项次较高的项目,各科室也要引起重视,强化临床医生危急值意识[2-3]。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其目的就是使临床医师尽快获得检测危急值,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临床医师得到危急值报告之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病情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危急值检验值结果不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就要立即联系临床实验室,要求认真核对危急值内容,并分析内中原因。所需要核对的内容包括,是否符合临床表现、检验送样是否准确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制定治疗方案,以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危急值出现后,检验科人员需要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以避免出现矛盾。此外能够加快危急值的发放,成功抢救患者,避免出现危急值记录不完整以及漏报现象[4]。

在抢救危重患者及保障医疗安全中,临床检验危急值所起到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检验医学临床实验室,临床检验危急值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可见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具有重要的重要[5-6]。

参考文献

[1]顾玲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全程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551-2533.

[2]邱锡荣,徐梅,付冬琴.医院危急值项目设立及报告管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64.

[3]徐茂云,魏巍,步晓冬.某院检验危急值管理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5):47-49.

[4]李顺君,黄文芳.规范临床检验危急值在检验科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496-498.

[5]葛荣跃,张伟民.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55-56

[6]Dighe AS,Jones JB,Parham S,et al.Survery of cirtical value reporting and reduction of fales-p ositive critical valueresults[J].Arch Pathol Lab Med,2008,132(10):1666-1671

上一篇:逆行弹性髓内钉在成人肱骨干骨折治疗的运用 下一篇:加用整肠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