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时间:2022-09-08 05:10:33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 要 通过教学环节中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够为学生展示各种形象、直观的生物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生物;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36-02

1 前言

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对生物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依托多媒体资源所发挥的技术优势,使得多媒体技术与生物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而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在习得生物知识的同时,一并对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理解和认知,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2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

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将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课堂,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1]。因此,很多教师都开始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尤其是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比较陌生,加之生物课需要呈现的直观内容更多,所以生物教学中教师都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呈现,并充分利用微课与翻转课堂,实现生物教学的信息化。

3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需要从导入环节便营造多媒体学习氛围,在授课环节构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在结束环节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使初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达到完美整合[2]。

导入环节――营造多媒体学习氛围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将视听资源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生物知识的领会。同时,生物教师通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开发出多媒体课件,将使学生获得全新的生物知识学习体验,进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3]。

笔者在为学生讲解“认识生物”一课内容时,为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保障后续学习的投入,精心搜集了诸多不常见的生物的图片,并以这些图片为素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课件内容的观看,学生完全被丰富多样、包罗万千的生物世界所吸引,从而激起其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可以说,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知识探求欲,从而促使学生乐于为知识的探索而持续努力。

授课环节――构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

1)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从生物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在一些教学重点知识与教学难点知识的讲解上,教师如若依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难以使学生真正领会这部分知识内容,造成学生对这部分问题懵懵懂懂。此时,多媒体教学资源便派上用场,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知识内容以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进行直接展示,可使先前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轻易地得到解决,并且此种方式更为易于学生接受,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之下实现对教学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的掌握。

笔者在为学生进行“开花和结果”一课的授课过程中,考虑到传粉与受精过程过于抽象,通过言语描述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粉与受精过程制作成动态PPT形式,使学生较为轻易地理解了这部分知识内容。在带领学生学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相关知识内容时,考虑到水在植物体内输送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知识,因此,笔者录制了相关视频,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了这一教学难点知识。

2)利用多媒体进行概念与原理的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是较困难的。而利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如讲毛细血管、静脉、动脉时,笔者用投影片显示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然后让学生识图、区别、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自己总结出这三种血管的概念。假如没有多媒体,那么学生对于三种血管的认识将是十分抽象的,更难以区别和对比。

当然,在授课环节,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营造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以利于生物教学的开展。

3)利用多媒体实现知识传递效果的优化。同传统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是,依托多媒体技术组织生物课程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对依托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教学资源实现直观感知,从而契合了学生注重感性认知的学习特点。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地向学生实现了知识传递。在人体结构的教学中,对于人体细胞、组织内部器官等不易看到的一些结构,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电影、录像及自制的投影片、幻灯片,能将原来细微的东西放大许多倍;如果采用X光摄影,则能够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骨骼运动、消化管的蠕动等情况。

教师仍依托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确保教学进度,但是让学生理解人体骨骼生长以及肠胃蠕动消化食物的过程较为困难,而采取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则能够使教师将先前制作好的视频文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形成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提升课堂知识传递效率,具体表现为:一是使教学相关内容的密度提升,二是使学生获得了足够的思维想象空间。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相关知识内容时,首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结合先前掌握的知识推想白细胞如何完成吞噬;在学生进行大胆的推想并得出自己的答案之后,他们会因彼此的推论不同而发生争论;此时,利用这一契机,檠生进行视频播放,从而使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实现对自身推论正确性的验证,进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知识学习的热情。

结束环节――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 在课程的结束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总结,使学生能够对于整节课有一个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认知[4]。如教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临近课程结尾,教师将课件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将植物的六大器官(花、种子、果实、叶、根、茎)、植物的几种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以及动物体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比进行了回顾,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列出几道总结性的习题。这样一来,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集中复习,及时巩固了知识,强化了印象。

上一篇:PBL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