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化地区差距研究

时间:2022-09-08 12:36:16

浙江城市化地区差距研究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大省,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建国以来,浙江的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相关政策的调整、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浙江城市化有了大的发展。但是,在较高的城市化数量指标背后,浙江城市化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城市化地区差异过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城市化影响因素出发,通过模型解释浙江城市化地区差异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浙江城市化现状

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反映。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浙江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2005年浙江城市化率已达到55%左右,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年均上升约2.86个百分点。这表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浙江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城市化、城市区域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大都市区化”。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渐突出,成为领导、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其影响和辐射范围将不断扩大,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圈等不同类型城市区域,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因此,这一阶段是一个区域城市体系发展成熟的阶段,也是区域经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得以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阶段,对浙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浙江55%的城市化率的背后,城市化的质量上还存在着问题。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化为主导的,所以城市化的发展是粗放型的,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1)大中城市偏少,小城镇数量过多且分散,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和辐射能力弱;(2)城市功能分工和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城镇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横向联系松散,职能分工互补不明显;(3)区域发展不平衡,浙东北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而浙西南地区城市发展落后,浙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城市化质量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浙江城市功能的发挥,对浙江整体经济的发展提升有着阻碍。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王瑛、戴文标、许晓华和章明卓等的研究中,针对上面前两个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引导、重视城市整体规划、发展大城市、区际归并、制度创新等措施;唐根年等、孙裕增等、何添锦则在考察浙江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基础上,对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分别给出了政策建议;吴锡标等则针对浙西南地区城市化较落后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对浙江城市化中的区域差距问题的关注正在加强,成为当前研究中的一个焦点。本文研究浙江城市化地区差距,将从城市化驱动因素方面来考察各地区差距的原因,并对落后地区发展城市化中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浙江城市化地区差异分析

尽管浙江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较高,但省内各地市的情况却有不同。2005年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按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的比重计算)依次为:杭州45%,宁波32.8%,温州16.9%,嘉兴34.43%,湖州30.21%,绍兴29.12%,金华21.83%,衢州17.45%,舟山36.08%,台州17.56%,丽水16.72%。可见,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大致的规律是浙北和浙东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而浙西南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基本一致的。

为考察各地市在城市化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上是否有差异,在此根据浙江十一个地市2001~2004年的数据建立平行模型:

urbit=αi+βi1tgdpit+βi2tproit+εit

其中,urbit表示i城市在t年的城市化水平;gdpit表示i城市t年的人均GDP;proit表示i城市t年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经过协变分析检验,此组数据适合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估计模型参数,最终得到的方程为:

Urb_hz=0.111325+0.039336×gdp_hz+0.145191×pro_hz

Urb_nb=0.002601+0.039336×gdp_nb

+0.145191×pro_nb

Urb_wen=-0.079432+0.039336×gdp_

wen+0.145191×pro_wen

Urb_jia=0.009717+0.039336×gdp_jia+0.145191×pro_jia

Urb_hu=0.043549+0.039336×gdp_hu

+0.145191×pro_hu

Urb_sx=-0.043838+0.039336×gdp_sx

+0.145191×pro_sx

Urb_jin=-0.029780+0.039336×gdp_

jin+0.145191×pro_jin

Urb_qu=-0.029547+0.039336×gdp_

qu+0.145191×pro_qu

Urb_zs=0.118072+0.039336×gdp_zs+0.145191×pro_zs

Urb_tai=-0.070042+0.039336×gdp_tai

+0.145191×pro_tai

Urb_li=-0.032626+0.039336×gdp_li+0.145191×pro_li

其中,_hz表示杭州的变量,_nb表示宁波的变量,_wen表示温州的变量,_jia表示嘉兴的变量,_hu表示湖州的变量,_sx表示绍兴的变量,_jin表示金华的变量,_qu表示衢州的变量,_zs表示舟山的变量,_tai表示台州的变量,_li表示丽水的变量。

可见,浙江各地市城市化水平受变量影响的方程是有不同的。各地市(截面数据)尚有不同的个体影响,这种表现为不同截距的个体影响,是模型中没有表达的、反映个体差异的某些影响因素。

根据上面得出的一组方程,可以详细分析各地市在人均GDP、工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方面的特点。从方程中可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舟山的截距为正,说明其他影响因素的总和对城市化起着正向影响;而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的截距却为负,说明其他因素与城市化水平是负相关的。

舟山、杭州、湖州三市方程的截距最大,其次为嘉兴,再次是宁波。说明这几个城市在除了人均GDP和工业产值比重之外,存在着其他对城市化水平有贡献的因素。尤其是舟山,工业并不是最发达,城市化水平却较高。舟山的城市化水平可能较多依赖于它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杭州和湖州,包括嘉兴,则不能排除靠近上海这个区位优势,能够更易接受来自上海的经济合作,也因距离的靠近和交通的便利,更易加强与长三角北部城市的经济联系。杭州具有省会城市的优势,第三产业发达,外贸和外商投资量也较大,又地处平原,具有城市发展的空间,以及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这些都是它城市化水平的促进因素。嘉兴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较多,又因最靠近上海,接受的经济辐射量也大,因此城市化水平也较高。湖州近年来二三产业和进出口贸易等均不及嘉兴,但截距值却较大,这可能代表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历史上湖州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而湖州虽然靠近省界,周边却没有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与省内的杭州、嘉兴经济联系不够强,没有接受到足够的辐射,受到的“拉力”不足,才使湖州城市化显示出较高的水平。宁波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比较发达,又因为宁波港的优势,进出口和外商投资额已超过杭州,但城市化水平却相对滞后。这可能是由于宁绍平原上城镇密集度高,杭州对宁波的人口流动存在一定拉力,也可能是宁波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不合理的制约因素,抵消了宁波第三产业、对外贸易、区位等有利因素的作用。

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六个城市的方程截距显示为负。根据数值又可分为三组:温州和台州接近,绍兴自己一组,金、衢、丽三市接近。这样形成的三组与他们各自的区位关系是一致的。温州与台州的工业和外贸都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化水平却明显滞后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在于这两个地市中民营小企业发达,小城镇较多,但却比较分散。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在统计中并没有反映这部分小城镇化的现象。绍兴中心城市规模较小,集聚力弱,很多人口被宁波、杭州吸引去,并同样存在小城镇数量较多而分散的情形。金、衢、丽三市,处在浙西南山区,基础设施较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也限制着城市发展,对城市化不利,但由于同样的因素也限制着工业和人均收入的提升,所以截距的绝对值较小。

因此,要解决这些城市化地区的差距问题,不仅要重视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还要注意其他的影响因素。因为变截距模型说明,即使各地市具有相同的人均GDP和工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仍然会不同,存在单独作为因变量不显著,但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第三产业、外贸和外商投资数、城市集聚效应、基础设施、区位因素等。发展城市化,应当从本地市的自身情况出发,不可盲目进行。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做好城市规划。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是浙江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达,虽然能够自下而上地推动城市化,但也带来了城镇分散、城镇职能分工不明显、城市体系不完善的缺点,有可能带来资源的浪费,影响城市集聚能力和功能的发挥,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结果。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本地的产业、人口和环境的特点,在市场发挥基础作用的基础上,有效地弥补城市化中市场竞争的缺陷。即,城市化必须由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地区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功能分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共享和交通网络建设,使区位相近的现有城镇有机地组合起来,既发挥城镇的个性特色,又形成规模优势。政府也应该推进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解除城市化发展的桎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位资源。浙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而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则要求有比较平坦开阔的地形,需要与外界便利地交流和沟通。地形的现状不易改变,但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克服这一劣势。道路、通讯等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将便利山区市与外界的沟通,便于获取资源、信息和市场,利于接受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而软性基础设施(如教育),则将提升地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潜力。

(三)发展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大中城市适度超前发展,有利于缓解浙江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节约各种宝贵稀缺的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变浙江现有城市规模结构偏小的状况,提高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文化中心的内聚性和辐射度,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大企业总部和高级生产服务部门,提升城市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发展大城市,培育地区增长极,在浙江这样城镇过多、过散的现实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浙江省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经由平行数据模型分析得知,这种差异性的形成并不完全在于人均收入、工业产值这样主要城市化推动因素上的差异,而是与城市集聚功能、第三产业、对外经济贸易、区位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只盲目地推进工业化和追求城市化数量,而应结合各地区实际,重视那些隐藏的、被忽视的影响因素,找出并加以解决。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做好总体规划,发展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一些地区的区位条件,克服区位劣势。■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下一篇:我国税费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