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构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时间:2022-09-07 10:24:59

转构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摘 要:转变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权利。教学工作的重心,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固有的知识,而在于塑造学生的学习型人格,构铸学生的高尚人性。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学生发展 人格 人性

当前,新课改已经走进我省,全省上下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学习与探索中。如何能真正实现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有效对接,促使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前行,成为了摆在基层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转变教学行为的冲锋号

过去的教育教学,在中考指挥棒的引领下,以中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考入高中名校及六合率人数为评判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标杆,以分数为评价学生是否全面成长的基本标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质,抹杀了人性成长的光辉,禁锢了学生创新型能力的培养生成,歪曲了教育的本质所在。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性人才,教育的成长要求对教学模式做出新的探索,学生的个性化张扬更需要教师正视教育,着眼未来。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从行为上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从技术层面上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当前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什么?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这说明教育是探索和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与鼓舞。”纵观古今中外,名家理论很多,在此不便一一赘述。但综合起来,笔者以为教育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解放、对人格的构建、对人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三方面。事实上新课程标准在明确教育任务时,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的出发点依然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成长学生幸福的利剑

1.把功夫用在“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是对教材文本深刻解读的体现,更是对教师高尚人品的考验。有一位校长说,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那么放在备教上,可以说,备教就是在备人品。

教案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而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教案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案的使用中,让好学生感到有挑战性,中等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待优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亩三分田,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式的生成性舞台。因此,新课堂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学习机制。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真正成为学生构建知识路途中的引路人。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想到自己该教些什么,而是想办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而教。通过学生完全主宰课堂,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彼此间相互学习。展示反馈之后,教师针对难点疑点进行讲解疏通,从而达到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通过共享学习成果,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尽情的展示自我,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成长的幸福。

三、关注理念的转变,探索教育的实践――提升教学艺术的发动机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可是知识如何才能变成力量呢?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么又该怎样面向呢?相信这些名言早已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但是这些名言背后所隐含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否被每一位教师深深地理解和实践呢?

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已成为诸多教师的共识。转变教育理念,解放教师,解放学生,也成为广大教师不断高喊的口号。但我们却只顾喊,而忘记了躬身实践。

知识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教师就是要通过这些文字符号将知识所蕴藏的智慧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智慧的传递者,理应用微笑、热情和自己的智慧将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智慧传递下去。当僵化的传递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成长心灵时,教师理应从传递观念和传递模式上做出积极的改变。

关注理念的转变,探索教育的实践模式,努力提升自我的教学艺术,应该是新时期教育成长背景下所有教师的积极选择。

上一篇:走进新课堂的几点反思 下一篇:注重品德课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