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三法

时间:2022-09-07 10:14:35

品德课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三法

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它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显示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升学习效果。但是,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绝对不是简单地展示,而应该努力提供给学生最优化的教学资源。笔者从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设置问题,通过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激发对本节课的兴趣;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自觉走进教学内容;可以回顾旧知识,让学生先温故,促知新,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度等等。例如,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新课伊始就给学生播放了几个视频短片:1. 一个农民为救自己的儿子,情急之中抬起压在儿子身上的轻型卡车。2. 一位乡村医生在一小时十五分钟之内准确背诵圆周率10 000位。看过这两个视频短片,学生就会自然产生这样的问题:人真的有那么大的潜力吗?从而自然导入新课,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适当选择。当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 在新授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能把有限的教学内容拓展开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过程,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欢天喜地过大年》一课中,我利用课件展示了春联、窗花、年画,让学生充分了解过“年”的风俗。还展示了新年的钟声、丰富的年夜饭、美丽的烟花。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学会拜年和感谢在新年期间服务民众的劳动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借助课件把各种拜年的形式、语言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会拜年,了解拜年的礼节。还把医生、警察、铁路工人春节值班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理解这些人的辛苦。

新授环节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

三、 在练习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练习容量。

品德课的课堂练习虽然比较少,但是题目却很大。在传统的教学中,品德课教材中的练习,因为长达2、3百字的题目让教师无可奈何。现今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课件不仅可以把几百字的题目完整地展示出来,还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例如《爱惜自己的名誉》一课,要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星期三下午放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路上离学校不远处拦住了一名二年级的小同学,向他要五块钱,并威胁说如果不给的话后果自负。那名小同学说没有那么多的钱。这名五年级的大同学就推搡他,把他推倒在地,还用脚踹他。这时,一名六年级的、个子比较小一些的同学走过来了,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恰巧遇到了这件事情,你会怎么做?”像这样的题目,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很容易把这种内容叙述较长的题目展示出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练习内容,增大了练习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应该有所创新,不能抄袭。多媒体课件尽量要亲自制作。网上的资料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一般来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必须符合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基础较好的班级课件可以制作得稍微复杂一些,拓展的内容可以稍微深一些、宽一些。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会很强,需要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正确理解相关内容,所以,课件的量不宜过大,屏幕的切换时间要相对宽松一些。其次,不要在课件中包含过多的影音资料。过多的影音资料会使课堂的氛围变得热烈,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第三,多媒体课件要为教学目的服务,而不是哗众取宠。我们可以追求课件的美观,但是不能为了美观而放弃知识,摒弃教学目的。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作不同的课件内容,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无锡市峰影小学)

上一篇:找准阅读教学“教”的落脚点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回归生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