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导入妙趣横生

时间:2022-09-07 08:08:47

英语课堂导入妙趣横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就能起到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课堂授课和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1利用背景知识,通过daily report和问答形式导入

新编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都能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材料,这些背景知识和材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对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文中人物,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新编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趋重视,各种教学设施日趋完善,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录象机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导入。

(一)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象、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18(Hainan Island)课时,我事先在网上找一些有关海南的信息,制成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优美的风景,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

(二)音乐欣赏导入法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如在上初中英语第二册第2课时,可让学生先欣赏一首摇滚乐,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讨论,引出这个主题,进一步说明摇滚乐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三)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如在上初中第二册第26单元102课、初中第三册第10单元38课时, 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Internet)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以课文的关键词出现、或以课文的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4让学生成为学习是主体,把他们言谈、表演作为导入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一)自由谈话式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a pair of students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二)二分钟演讲(可根据实际情况定)

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两分钟,演讲的内容根据演讲者各自的差异进行安排。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收效良好。因此,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和锻炼口语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三)课本剧表演

新编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如在上初中三册第17单元66(Who stole the necklace?)课时,教师事先通过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中。

5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他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又称悬念导入法。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祥情,请看课文”的心情。

(二)以旧带新进行导入转贴于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的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在温故而知新的原则上,教师或进行对比,或进行“连珠炮似的提问”(Question bombardment)、

“突如其来的提问”(Brainstorming),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过复习,来唤起学生的认知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破题导入

由于英语课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破题导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作用依然不可忽视,而导入新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H.G.Widdowson所说:“教师只有协调好日常教学活动(to mediate through everyday pedagogic activity),才能使教和学的双方同时取得可观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要担当教学重任,充分扮演好教书育人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reassurance),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因此,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它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就拓新,温故而知新;它更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注目,颇有风趣,形成悬念,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让习作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