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浅控结合节水灌溉技术综述

时间:2022-09-07 07:43:26

水稻浅控结合节水灌溉技术综述

摘要 介绍水稻浅控结合节水灌溉技术,阐述其有关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以及推广应用情况,以为水稻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28-02

水稻的特殊构造和生长演变进化过程决定了水稻离不开水。水对水稻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水是水稻的最大组成部分,是水稻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料,是水稻体内溶媒和物质代谢的环境,可以调温、调气、调肥等。水稻各生育期对水的要求是不同的,为保证水稻稳产高产,应针对不同生育期实行科学的水量管理[1-3]。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科研人员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孙景生研究员与肖俊夫副研究员指导下,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大田示范,形成了“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这一重要科研成果。该成果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量身定制的一项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其有效应用能产生节水、增产、省工、节本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4-6]。

1 技术简介

该项技术是根据水稻需水规律量身定制的灌溉技术,其核心为“四浅三控”,即移栽返青期、分蘖前期、孕穗期与抽穗期浅灌,分蘖后期、乳熟期与黄熟期控灌(图1、表1)。该项技术适用于常规稻与杂交稻种植,同时随着农业灌溉用水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该项技术与常规灌溉技术相比,有四大突出特点。

(1)增产效益明显。通过控制田间水分,协调肥、气、热,能有效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与千粒重,实现增产300~600 kg/hm2。

(2)节水效益明显。根据水稻需水量进行合理灌溉,改变了大田漫灌这一传统灌溉模式,实现节水1 200~1 800 m3/hm2。

(3)省工与节本效益明显。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减少了田间灌水次数与灌水量,同时搁田时间相应增加,占到了本田生育期的70%~80%。随着搁田时间的增加,降低了田间湿度,不利于病虫草害生长,从而减少了病虫草害防治费用。实践证明,应用该项技术后,能实现省工45~75个/hm2、节本1 200~1 800元/hm2。

(4)通过协调水、肥、气、热,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高稻米品质。

2 有关指标

2.1 技术指标

水稻移栽返青期浅灌(灌20 mm,搁田1~2 d)、分蘖前期浅灌(灌20 mm,搁田2~4 d)、孕穗期浅灌(灌30 mm,搁田1~2 d)、抽穗期浅灌(灌20 mm,搁田1~2 d)和分蘖后期控灌(搁田5~7 d)、乳熟期控灌(灌跑马水,搁田3~5 d)、黄熟期控灌(搁田至收割)。

2.2 经济指标

2012年,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石牛江镇、三堂街镇与高桥乡3个乡镇应用该项技术进行超级杂交稻种植10 169 hm2(早稻2 871.80 hm2、中稻4 018.47 hm2、晚稻3 278.73 hm2),通过常规灌溉技术与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对比试验,经国家统计局桃江农调队测产验收,并按照市场价格核算出经济效益,技术应用各项经济指标如下。

(1)早稻生产指标,增产262.5 kg/hm2,节水927 m3/hm2,节省用肥21.75 kg/hm2,节省用药1.5 kg/hm2,节省用工54个/hm2,增收4 110元/hm2。

(2)中稻生产指标,增产517.5 kg/hm2,节水862.5 m3/hm2,节省用肥20.25 kg/hm2,节省用药3 kg/hm2,节省用工48个/hm2,增收4 875元/hm2。

(3)晚稻生产指标,增产274.5 kg/hm2,节水1 194 m3/hm2,节省用肥13.5 kg/hm2,节省用药3 kg/hm2,节省用工69个/hm2,增收5 910元/hm2。

3 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外在水稻节水灌溉研究方面起步较早,以以色列、美国、日本等为主要代表[1]。这些国家以先进的灌溉技术与灌溉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示范自动化灌溉技术、管道灌溉技术等实用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自然气候、水源条件和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水稻浅湿晒灌溉、水稻控制灌溉和水稻薄露灌溉。“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是对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细化与规范。

(1)该项技术不仅节水效益明显,而且增产、省工、节本效益突出。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能实现增产300~600 kg/hm2、省工45~75个/hm2、节本1 200~1 800元/hm2。

(2)该项技术不仅具备完整的操作规程,且其操作规程通俗简便,贴合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可操作性强,农民易于接受。

(3)该项技术不仅能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抑制病虫草害滋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降低有毒物质残留,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突出。

4 推广应用情况

2012年,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石牛江镇、三堂街镇与高桥乡3乡镇应用该项技术进行超级杂交稻种植10 169 hm2,通过宣传培训、田间示范与技术指导,取得了全年新增效益6 086.60万元的效益成果。

(1)经济效益。示范区应用早、中、晚稻面积分别为2 871.80、4 018.47、3 278.73 hm2,分别增产814.2、2 254.4、2 129.5 t,共计5 198.1 t,全年增产效益为1 555.70万元;节约灌溉水量266.22万、346.59万、391.48万m3,共计1 004.29万m3,节约田间管理用工15.51万、19.29万、22.62万个,共计57.42万个,全年节水节本效益合计3 373.10万元;节省农药化肥成本328.68万、330.92万、498.20万元,全年共计节省化肥农药成本1 157.80万元。

(2)社会效益。提升了农民对水的重视程度,农民种植水稻的科学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新增的农业节水能力能满足一定程度的工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需求,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随着灌溉能力的提升,水稻生产的抗旱减灾能力得到了加强。

(3)生态效益。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次数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盲目过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通过减少灌水次数与灌水量,改善了农田小气候,促进了农田水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参考文献

[1] 洪林.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进展[EB/OL].(2013-02-23)[2013-11-05].http://.cn/wat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266.

[2] 李伟,刘兆彩,熊国平,等.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在益推广75万亩[N].益阳日报,2013-10-14(1).

[3] 沈波,匡成荣.南通市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综述[J].江苏水利,2001(10):39-40.

[4] 俞双恩,张展羽.江苏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0-34.

[5] 左晓霞,俞双恩,赵伟.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4):39-41,48.

[6] 罗健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与示范推广效果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8(5):32-33.

上一篇:庐山周边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探讨 下一篇:荔枝酸腐病的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