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9-07 06:59:45

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赵 徽

1.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危险性的试验不要单独让学生做,教师要注意审查学生的活动方案,认为无安全隐患后方能实施。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意愿,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来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3.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并使其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4.鼓励、支持学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有机结合,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5.主动实践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研究性学习可以是自选课题,自己去观察、认识、发现、探究、感悟,也可以是以小组或班级(或团队)的形式开展,在通过个人、集体相互交流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6.坚持实效性原则。各年级段要针对学生个性特征,从课题的选择、实施方案的制订到具体实施及结论的形成,都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搞花架子,多做实文章。

7.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开展研究性课程要坚持面向全体,不能只局限在优生上,要使学生全员参加,并各有所得。

8.以鼓励性为主。研究性课程是一项新鲜事物,教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指导,对学生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教师要加以引导,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之不断完善。

9.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应因学生年龄与知识的差异而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要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0.注意点与面的关系。在工作策略上,先从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一二年级起步,再在试点的基础上向其他年级推开;先从学科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入手,再发展到各种形式并存;先利用假期、休息日、活动课进行,再向选修课、必修课拓展;先从有能力辅导的教师入手,再吸引全体教师参与。

11.要注意研究周期的长与短的关系。一般以较短周期为主,周期太长的不宜太多。

12.要注意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强调研究的重要,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始终都以一种方式来学习。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接受式学习等其他学习方式。

13.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以适当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

14.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教师应该注意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习活动的难度水平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并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5.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

16.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善于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

(摘自: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浅析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未来高考作文命题“五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