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时间:2022-09-07 06:07:40

高中美术课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摘 要】新课改后在高中美术课中引入自主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多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欣赏能力;教学方式

一、在高中美术课中引入自主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新一轮课改教程改革正有序地推进,美术课程也进行了新的 改革。与传统的高中美术课程相比,新的高中美术课改后提出了五大基本理念和四个目标,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动。新的美术课改后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发展视角,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在高中美术课中引入自主探究性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很重要。早在三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便提出了“启发式”教学,这也是探究性教学的鼻祖。

从学生的角度,在高中美术课中运用探究性教学,使得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法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成了教学中的“奴隶”,缺乏独立的学习、思考和 创造。而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美术课的引入后,学生不再是“附庸”而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自由地探索问题,大胆猜想、自由讨论,极富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甚至可以到处走动。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发现知识,克服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涵的过程,可以培养独立的欣赏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又锻炼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就增强了,吸收知识的效果更好。

从教师的角度看来,高中美术课引入探究性教学后,使得教师较以往更了解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课 堂上多以信息交流为主。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信息交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双向交流。而在自主探究性教学中,信息交流的渠道是多向的:小组内组员之间的交流、集体讨论时全体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等。探究性教学使得学生发散思维,常会不经意提出一些难解的问题,因而教师的学习策略也要发生转移。仅仅靠备课的知识,是不足以应付课堂上的聪明学子们的。

二、高中美术课自主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中美术课中只注意了探究的形式,而忽略探究但是实质。在探究性教学课 堂上,教师经常会动不动就小组讨论探究,但是讨论和探究必须是在学生有一定美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且教学进度要适量放慢速度。否则,讨论探究只是走过场,并未能使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得到提高和美术知识得到吸收。其次,自主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容易造成放羊式的课堂教学。由于自主探究性学习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控,把握所讨论问题的量和度。容易陷入放羊式。最后,高中美术课自主探究性教学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但也导致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美术欣赏能力并未能得到提高。

三、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而在高中美术课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形象、鲜 明的色彩吸引着广大青少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各种人、事、物的运动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 ,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令学生耳目一新,可以使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取新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有准备地来欣赏。上课时,教师在出示欣赏作品后就可以让同学讨论说说自己对作品的印 象。教师可以将欣赏与绘画、工艺等想结合,可以让学生临摹作品,体味作品的内涵,一味的欣赏只是纸上谈兵,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作品。

走出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教学的范围仅限于区区几平米的教室中。然而,美术是需要参观考察,需要观察生活,风景写生,因此必须走出教室。学生一旦走出教室,感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任何课堂内的教学活动都不能替代。走出去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合其他学科课程,融会贯通效率高。自宋代以来的山水人文化常有“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之称 ,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融了。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美术绘画教学中引入诗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 受。例如在 《 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中,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充分体会线条美。中国写意画注重用笔、用墨的技巧,可以先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先尝试简易花草的 练习,进而画出一幅诗意画。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涵养。

高中美术课探究性教学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只注重形式讨论等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应该改进教学,借助多媒体工具、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结合其他学科课程,融会贯通提高效率,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个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李力加.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3] 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上一篇:技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下一篇: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