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谈心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

时间:2022-09-19 05:42:49

高校辅导员谈心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

【摘 要】文章通过对所在学院大一新生的谈心追踪调查及分组试验对比后,发现高校辅导员谈心对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及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有着积极地指导、疏导作用,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心;影响

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至关重要的棘手问题,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谈心能够使辅导员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麻烦,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目前,有数量众多的文章对辅导员谈心进行了探讨,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谈心对象的选择,谈心环境的设定,谈心影响因素的考量等等,但是对于谈心效果的实现情况,却很少有人涉及,虽然也有人谈到要注意保证谈心的效果,却没有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也没有涉及谈心是否真正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影响的程度以及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鉴于此,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选择了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笔者随机选取了15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解,针对他们的心理、学习、生活以及家庭做了调查,并与其中部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然后为这150名学生做了资料整理,形成档案。随后选择了这150名学生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10名学生做了进一步的谈心工作,并将其列为试验组。此外笔者还选取了另外10名相对问题较少的学生作为对比,只观察而不进行谈心干预,并将其列为对照组。而在试验组的10名学生中,笔者又做了分组,其中一半(组1)只是像随意谈心,而没有刻意去关注一些笔者认为会影响谈心效果的因素,剩下的另一半(组2)则按照笔者预想的谈心模式进行,特别是关注了其中一些因素,诸如谈心地点的选择、谈心氛围的营造以及对谈心活动进行保密等。

一、此次试验从2012年9月新生入学开始,直至完成对试验组10名学生的谈心干预,持续时间为一学年(即两个学期)

在这一学年中,笔者对所有的谈心进行了记录,并将记录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对所有参与谈心的学生进行了回访,每个接受谈心的学生都有专于自己的档案袋。此外还利用作为学生辅导员的便利,对学生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观察,对学生的周围人群进行了不记名的访谈调查。最后发现:

(一)在所有参与试验的学生中,有超过80%的学生存在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其中约一半的学生需要他人的帮助,而剩余部分学生则可以自行解决难题或是无视问题的存在,完全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基本为零。这也说明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学生进行谈心的必要性。

(二)根据对谈心记录进行的材料整理与分析,对前后不同时期记录的对照,发现接受谈心的学生中约有八名同学基本解决了问题,实现了谈心的目标,剩余的一名是谈心未能产生预期效果,另一名则是本人非常抵触与辅导员谈心。

(三)在试验组的学生中,仅有三名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谈心中做到主动跟老师沟通,寻求解决;有两名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与老师谈心。

(四)在完成谈心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活动对自己帮助很大,而有20%的学生则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剩余的20%则对此活动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试验组部分学生在完成谈心后仍然会重新找辅导员寻求帮助或只是进行单纯的交流。而在对照组的学生中,也有超过10%的学生主动寻求谈心帮助。

通过对这次小范围试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谈心活动在影响学生的行为方面确实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其价值观与世界观尚未形成或者说尚未巩固的时候,需要有人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化解心中疑惑,而谈心活动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他们的心理与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在谈心完成后的回访与调查了解中,笔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试验组的谈心中,组2 的表现又优于组1,包括学生在独自面对学习生活难题及与他人交流时的表现等,组2都比组1的学生更有思路更有想法。大部分学生在谈心活动的影响下,其行为表现的改变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二、在这次的试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的经验

(一)谈心活动值得进行,要注意保证辅导员在谈心活动上的时间与精力。这不仅是对学生有利的一件事,对于辅导员本身而言,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在谈心中要注意考虑到各种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谈心的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在笔者所作的《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效果的影响因素》一文中都进行了介绍,可以进行参照。

(三)辅导员本人在谈心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谈心的掌舵者,在做到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切勿一味地跟随学生的思想走,要把握好方向,才能使谈心结果更倾向于我们的预期。

笔者根据对所在学院部分学生的跟踪调查以及资料总结,可以肯定的是,谈心活动的进行,对于我们较好的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值得我们将其列为一项常规性工作,甚至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员进行学生的心理干预。而且在此次试验中的经验与失误也告诉我们,应该注意怎么样更好地进行谈心活动,保证其产生的影响可以达到我们的预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辅导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加大谈心活动的力度,面对面的跟学生交流,让谈心活动切实是心与心得交流,而非流于形式化的走过场,从而促进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詹伟峰.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实施效果调查研究——厦门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3).

[2] 张文君.论高校谈心教育效果的保障机制[J].长江大学学报,2008(6).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4] 李妩祎,马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论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5] 康昕,李媛媛.以心相交 成其久远——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谈心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11).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2WT1218。

上一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探讨 下一篇:关于雕塑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