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中篇章组织的影响

时间:2022-09-07 05:53:00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中篇章组织的影响

[摘 要] 本文将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两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写作中篇章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两种语言在写作中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思维模式差异 英语写作 篇章组织

前 言

胡曙中[2]指出,中国英语学习者要写好英语作文,首先应该了解英语族人通常是如何组织他们的意思的,这种对意思的组织就是思维模式。由于中西方地域位置和文化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篇章组织规律与其特定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英语直线式思维与汉语曲线式思维

Kaplan (1966) 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写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后用下图表示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汉语曲线式思维模式图 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图

中国人的曲线式思维特征使得学生写作时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铺垫、陈述上,最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西方人受到直线式思维的影响,往往在开篇时就点明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主题层层深入,篇章的逻辑性极强。笔者在教学中曾让学生以 “No sweet without sweat” 为题写一篇作文,一位学生是这样开篇的。

There is an old story in China. One day, a peasant is ploughing in the field. Suddenly, a rabbit comes into his eyes. Then the peasant is ready to catch the rabbit, and then the rabbit collides with a big tree because of panic. So the peasant catches the rabbit easily. He thinks more rabbits will be caught in the following days. The next day, he keeps still near the big tree, but he doesn’t see anyone. After that he waits for rabbits day by day, but he can find nothing. From this story, we can know that: No sweet without sweat.

这个段落虽然在语法和拼写上基本没有什么错误,但其篇章组织显然不符合英语作文的要求。作者以“守株待兔”的故事开始,本想是引人入胜,但这会让西方读者觉得十分困惑,认为这是一种多余的拐弯抹角。在中国人眼中越是曲折,越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就越是好文章,而在西方人的眼中文章越是直白吗,越是直抒胸臆,让人一目了然,才越是好文章。英语的段落结构一般为:“主题句+推展句①、②、③……+结尾句”,十分严谨。

英语显性思维与汉语隐性思维

西方人性格直率,思维模式更加呈现显性特征;中国人比较含蓄,思维模式偏向隐性。这种差异反映在语篇上则是具有显性思维特征的语言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句子和段落的衔接手段,衔接方式主要依靠过渡词语和语法结构的照应等显性连接手段;具有隐性思维特征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过渡词,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

下面的段落是笔者的学生就 “Recreational activities”写的,原段落不含括号部分的关联词,笔者对其进行了过渡词语的添加,修改为现有段落,这样文章不仅变得流畅了,而且也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our life, (since) it can make modern people rest and relax after their work. (In addition,)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and make their life full of fun. (On the other h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have a bad effect on people. (For example)Teenagers are addicted to the network games and nightclubs. (In fact) They spend too much time and money on entertainment so they neglect their study.

结 语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由于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往往依赖汉语而不是尚未掌握的英语来构思,使得他们的作文中出现了许多不地道的英语和不规范的表达。在进行交际和运用时应有意识地注意其差异,从而写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文章。

参考文献:

[1]Kaplan, R.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1966(16): 1-20.

[2]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M].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 [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4]周志成.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从乌苏拉到康妮 下一篇:“输入假设”理论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