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演变及其教学特色

时间:2022-07-19 03:38:34

试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演变及其教学特色

[摘 要]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组织,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两宋,历元明至清末,前后延续了上千年之久。它在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教学活动诸方面都有显著特色,对封建社会后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影响深远。

[关键词] 书院 演变 教学特色 影响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教育组织,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历经元明清,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对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学术的繁荣产生过重大影响。

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在古代私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更高级、完备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将原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一年(723年)、十二年(724年),先后在京师长安光顺门外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设置丽正书院。[1]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与学士张说等宴于集仙殿,因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殿书院遂改为集贤殿书院。然而,所谓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掌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2],是官方校刻、收藏古书的机构,“非士子肄业之所也”[3]。当然,民间私人也有书院,不过是士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亦不具备教育机构的功能。

唐代末年,已出现私人讲学于书院的情况,五代继之,然皆规模较小,制度尚不完备,只能看作书院的萌芽阶段。书院的真正形成和制度化,是在宋代。

宋代书院的兴盛

关于书院兴起的原因,朱熹曾有一段话分析:“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即书院),以为群居讲习之所”[4]。可见,主要是因为五代时统治者不重视教育,官学不振,无法满足士人读书求学的需要,书院因之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宋初书院得到很大的发展,以至于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四大书院”。“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据宋王应麟《玉海》,指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该处为唐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之处,因李曾养一白鹿自随而得名。南唐升元年间,因洞建学馆,以李善道为洞主,时称“白鹿洞国庠”。岳麓书院于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由知潭州朱洞始建。应天府书院原为宋初学者戚同文旧居及讲学授徒之所,真宗时郡民曹诚就此建学舍150间,聚书数万卷,与戚同文嫡孙戚舜宾一起招生讲学,后来捐献给朝廷。嵩阳书院原为嵩阳观,后周始建院,宋学之“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外石鼓山书院、茅山书院也很重要。

宋初统治者对书院大力支持提倡,不少书院都得到朝廷的赐书、赐田和赐予的匾额。但北宋教育的主渠道是官学,它与科举相结合,为统治者培养和选拔了大批人才,书院只处于从属地位。书院的真正兴旺发达,是在南宋。

南宋虽有官学,但衰败不堪,于是书院大为发展。书院的兴盛和理学的传播也有很大关系。南宋学者大多研究理学,他们积极创办书院进行讲学,书院成为理学的传播基地。朱熹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知南康军,重修白鹿洞书院。他为书院确立方针和制度,延请名师,征集图书,并亲自教授生徒,为南宋及后代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熹所定教规称《白鹿洞书院揭示》。它包括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又修复和扩建了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相继兴复,对当时书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地争相仿效,建立书院。其中著名者,除白鹿洞、岳麓书院外,还有象山书院,为理学家陆九渊讲学之所;丽泽书院,为吕祖谦讲学之所。这就是清人全祖望在《鲒亭集外编》中所列举的南宋“四大书院”。

书院的制度,到南宋时期才正式确立和完善。由于官学衰落,南宋书院成为当时主要的教育机关,作用巨大。

元明清时期书院的演变

元代统治者一方面扶持和保护书院,一方面对其加强控制。元代书院有一个重大变化,即书院主持人由朝廷派员担任,书院与官学一样受各级官府的管辖。

元代最早的书院为太宗八年(1236年)建立的太极书院(纪念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到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世祖下诏:“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5]此后书院增多。

然而元代书院数量虽超过南宋,质量则不及。明初规定科举必由学校,于是官学受到高度重视,书院转衰。直到宪宗成化以后,王守仁“心学”兴起,他与湛若水等理学大师到处讲学,书院才又兴盛起来。王守仁先后创建龙岗书院、濂溪书院、稽山书院和敷文书院,讲学20余年。湛若水从40岁以后到去世前,50余年间无日不讲学,所到之地,必建书院。

由于明代党争激烈,先后发生过四次禁毁书院之事,分别在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和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其中又以天启五年魏忠贤禁东林书院为最。此后书院与官学一样唯讲举业仕进而已,书院官学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清初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于顺治九年(1652年)下诏除原有的书院以外,“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对书院实行抑制政策。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允许各省于省会兴办书院一所,并拨款一千两为经费,以习八股为业,为科举服务,于是书院稍复。

清代书院数量虽大大超过前代,但民办很少,大多数书院的主持人、经费、教学内容、生徒都由官府决定,已和官学没有什么区别。鸦片战争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书院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设置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最后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全部改为新式学堂。

书院的教学特色

书院不但内部组织独特,而且在教学方面形成自己显著的特色。

首先,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书院既是教育组织,同时又是学术研究的机构。书院的主持人,大多是有名的学者,讲学的内容就是他们的学术成果。其所聘请的教师也大多学有所成。

其次,办学方式开放、灵活。书院一般由本院大师主持,也可以邀请其他名师前来讲学,听讲者不局限于本书院,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朱熹十分重视学术的交流,他在《观书有感》诗中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与陆九渊尽管学术体系不同,但并不妨碍他请陆九渊到白鹿洞讲学,且将其讲义刻石立于院门。王守仁讲学,四面八方的士子都来听讲,讲堂常常容纳不下。明代大学者吕也认为不同学派间的这种争鸣很有必要,“不同乃所以讲学,既同矣,又安用讲耶?”[6]书院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定期举办讲会,即由书院主办的地区性的学术集会,召集四方学者乡贤,共同研讨学术上的问题。它始于南宋,盛于明代,形成一套制度。如东林书院所办讲会就耸动东南,影响很大。

再次,书院的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书院大师的讲义,大多提纲挈领,重在启发诱导,主要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钻研体会,教师的作用只是“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问,共商量而已”[7]。所以,书院大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朱熹读书法就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书院的大师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朱熹就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8]。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时,反对因循旧说,要求学生深入研究,敢于提出独立见解,发明新义,认为“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8]。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书院除读经外,兼重文史,形成一代学风,后世称为“宋学”。

总之,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机构,在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有显著特色,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后晋)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清)袁枚.随园随笔[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4](宋)朱熹.晦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明)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宋)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明)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数学阅读 第5期 下一篇:汉代今文经学与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