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查寻行为模型补遗

时间:2022-09-07 12:50:28

国外信息查寻行为模型补遗

[摘要]国内有关信息行为模型的研究目前正呈上升趋势,但集中关注于少数几个模型,事实上,还有Bates的采莓模型、Saracevic的交互分层模型、Foster的非线性模型以及Markey与Atherton的珠形增长模型等在国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鉴于此,对它们进行简要的介绍及评析,以期能为国内同行起到查漏补缺之效。

[关键词]信息查寻行为模型 采莓模型 信息检索交互分层模型 非线性信息查寻行为模型 珠形增长模型

[分类号]G350 G352 G354

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它提供考虑问题的框架,并描述该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信息查寻行为是指人们致力于发现、获取信息资源的各种行为方式,包含信息检索行为与浏览行为。信息查寻行为模型应能解决以下关键问题:①提供可预测信息查寻行为发展的理论基础;②为制定有效的信息查寻策略提供指导;③形成信息查寻行为相关理论并发展丰富其学说;④能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清晰表述各类信息查寻的潜在推动力。

经过数十年来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查寻理论研究,国外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Wilsorx的信息行为模型,Dervin的意义构建模型,Ellis的信息查询特性模型,Belkin的知识的非常态模型,Kuhlthau的信息检索过程模型等。笔者利用Web of Science以及CNKI对信息行为模型研究学者的核心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见表1)后发现,有4位学者的研究在国内远未受到重视,他们分别是Bates的采莓模型(Benypieking Model)、Saracevic的信息检索交互分层模型(The Stratified Model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teraction)、Foster的非线性模型(Nonlinear Model of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以及Markey与Atherton的珠形增长模型(Pearl-Growing Model)。

表1的数据体现了国内外不同的关注程度,且笔者查阅部分引用文献后发现,其间国内多数施引文献并非以其提出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为主题。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四种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及评析,以期能为国内同行的研究起到补遗之效。

1 Bates的采莓模型

1.1 模型简介

Bates于1989年提出采莓模型。她认为,用户在信息查寻过程中,可能随着新信息的吸收而产生的新的想法,用户信息需求和提问也随之而变化。用户需求不是被一个查寻结果所满足,而是通过一系列信息选择而最终得到满足。真实的信息查寻过程应类似于采摘野莓一样,要采摘它们必须一次一个,逐步前进。因此Bates将其形象地取名为采莓模型。

1.2 简要评析

采莓模型受到国外学者的热烈关注。Bates认为检索的本质为演进式(Evolving),信息查寻由一连串的查寻行为组成,而非单一行为产生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Bates及其采莓模型的最大功绩在于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同时强调了以不需要明确提问的自由浏览和导航作为信息查寻模式,从而领先于尚未到来的网络冲浪策略。在采莓模型里,浏览被视为是一种有意图但无导向的查寻,导航则是有意图且直奔目标的查寻。Bates认为,检索行为中存在着对结果信息的点击与浏览这种情况,此时浏览作为信息检索策略与技术的一部分而存在。

采莓模型通常被认为是用于指导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然而该模型实际上也描述了人们信息查询过程。采莓模型尤其适用于解释信息需求尚不明确的信息查寻,如研究生论文开题前的信息查寻、科研人员的寻求课题研究方向时的信息查寻等。但采莓模型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如未深入分析影响信息用户认知的具体要素以及用户可能通过哪些方式去实现调整和改变等问题。

2 Saracevic的信息检索与交互的分层模型

2.1 模型简介

Saracevic于1996年首次提出信息检索与交互的分层模型,并于次年作出修订,图2为其修订后的图示:

其理论源于语言学中的分层理论及人机交互的研究成果,基本假设为:①用户与信息检索系统相互作用以利用信息;②信息利用与认知及情境应用相关。它对分层模型的阐释则源于反映信息利用的获取――认知――应用模型。分层模型的主要要素有用户和计算机。用户界面提供了两者在表层层次上的一种交互(交互即在关联层次上的一系列过程的发生)。在用户方面,可能涉及查寻特征的生理感知、用户认知、情感以及情境等层次;在计算机方面,则可能涉及工程、处理以及内容符号等层次。

2.2 简要评析

分层模型较为详细地展示了用户涉及查寻特征的生理感知、用户认知、情感以及情境4个层次,并将计算机与用户并列作为核心要素,可见其对技术的倚重。Saracevle在信息检索系统测试与评估、相关性研究、人机交互、用户行为、数字图书馆评价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其模型与采莓模型相比,更侧重于交互对在线检索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情报学研究者将用户――系统交互理论引入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国内施引文献对该模型的引用多以检索相关性研究为主题,一方面,缘于其侧重于交互以及致力于揭示相关性的本质;另一方面,则是其论文较详尽地阐述了相关性理论问题。

3 Foster的非线性信息查寻行为模型

3.1 模型简介

2004年,英国学者Foster采用自然询问法(Naturalistic Inquiry Approach)对45位跨学科研究人员的信息查寻行为展开访谈调查并对结果归纳分析,从而建立起了一种新的信息查寻行为理论框架,即非性性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模型展示了三个核心过程(开始、定位、整合)与三个层级的情景(认知方法、内部情景、外部情景)交互之间的 关系。每一层级的交互均由若干个体活动及特征组成,这种动态交互在时间上以非线性方式体现。如图3所示:

3.2 简要评析

虽然同提及情景、认知与交互等术语,但Foster的非线性模型与Saracevic的分层模型还是有本质的区别。Foster认为,这种行为模式与画家手中的调色板相似,以此来观察整个查寻过程,则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在用户决定整个查寻结束前,每一过程均可重复,也可至另一过程,其相互作用及变化体现出非线性、动态性、整体性以及流动性特点。三个核心过程与不同情境的动态交互使得核心过程之间相互依赖并不断交互。该模型为解释和进一步研究跨学科的信息寻求行为提供了一个复杂的多层的工具。

国内有学者认为,非线性信息查寻行为模型侧重于用户经验和情境对查寻行为的影响,用户经验、信息查寻行为以及情境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螺旋上升

的过程。此外,该模型代表了用户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由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及新一代模型研究的开始,为进一步研究信息查寻行为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假设和方向,使信息查寻行为领域的研究者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信息查寻行为,并促使不同领域但关注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者走向联合。

4 Markey与Atherton的珠形增长模型

4.1 模型简介

Markey与Atherton于1978年首次提出珠形增长模型,但并未将其表述为信息行为模型,而是称之为检索策略。所谓珠形增长,实为以沙子聚集为珍珠的过程来引喻检索的过程,指利用一个信息项(如引文)去查寻更多信息。这种检索策略在检索开始阶段经常成功利用,帮助检索者去发现自己领域的“珍珠”。Pe-ter和Louis则将它直接称之为模型并与采莓模型同列,他们从信息构建的视角出发,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分为三种:检索、浏览和询问(Ask,指寻求系统帮助信息),它们通常在一个查寻过程中出现。同时针对三种行为又有两种模式:即整合(Intergrataon)和反复(Iteration)。整合是指在一个查寻过程中,检索、浏览和询问这三种行为会并存;反复是指在一个查寻过程中,三种行为会反复地、无序地出现。他们认为由此产生了两种主要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即采莓模型和珠形增长模型。珠形增长模型则是指用户在一个查寻过程中往往以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检索开始,并且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得到的信息。但随着过程的深入,用户会需要更多类似于目标信息的信息,如搜索引擎的“类似结果”。

4.2 简要评析

尽管Peter和Louis将珠形增长检索策略直接表述为模型,有其自身理论构建需要的原因,但模型本身客观地揭示了一些实际存在的信息查寻行为,如常用的引文查寻行为,因此,将其称为一种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无可厚非。只不过该模型描述得太简单,未能很好地揭示出影响信息查寻行为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模型理论也不断发展,如人们不仅认识到文献引用可以作为一个信息源入口来聚集信息,而且发现主题、作者乃至因特网网站均可如此。

5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研究的不断升温,也开始出现了不同声音。如Adillon就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再需要信息查寻模型了,因为现有的模型已经太多了。更糟糕的是,这里面的大部分模型并不是真正的模型,而只是一些包含箭头、方框和圆圈的语义表述含混的常识而已”。但不可否认,对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用户信息需求和行为研究以及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发展等均可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5

上一篇:基于科技查新的重点学科建设评价 下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谈如何促进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