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本”

时间:2022-09-07 09:48:32

新时期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学生学数学普遍感觉沉重、困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怀、负责,按照新课标“一切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真正得到落实,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教学要想突出“以学生为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授数学知识,学生接受数学知识,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重复演练枯燥的数字之间的相互转换,让学生苦不堪言,索然无味。新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中进行“数学建模”,从而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情商”与“智商”和谐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是知识”向“课程是体验”的转变。例如,我在教学生“行程问题”一节时,由于本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历届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其根本原因是学生难以将“相遇”“相对”“相向”“速度”等数学概念内化于心。对此我便设计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玩具车,允许在课桌上玩耍,甚至可以在教室的地面上两人一组地进行玩具车的相向运动、相背运动、相遇情况等练习。尽管课堂秩序显得乱糟糟,但学生们快乐的眼神告诉我:路程、时间、速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种快乐的音符,随着音符的跳动,数学素养的生成和知识的构建已进入学生心中。这种在数学活动中得到的体验,使学生时而有乐,时而轻松,时而深刻!

二、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严谨的数学思想本身并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一种纯理论,它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还原生活、应用于生活。

例如,有一次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练习题:一次小测验中小强数学考了100分,妈妈承诺给小强买奖品,小强和妈妈一块儿到商场后,选了一双溜冰鞋和一个小皮球,它们的价格分别是79元和22元,妈妈买这两样东西要带多少钱?请大家估算一下。

学生们积极地讨论起来,认为应该这样估算:79和80接近,就把79想成80;22与20比较接近,把22想成20。80+20=100,妈妈大约要带100元。

学生用四舍五入的凑整法进行估计,方法正确,思路清晰,对此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又与学生们一起算出了准确的结果:79+22=101。本来问题已圆满解决,但由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参与程度高,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我觉得刚才的估算有点问题。如果小强的妈妈也像我们估算一样,只带100元,那么妈妈为小强买这样两件奖品就不够了,还可能临时要买点别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小强妈妈应多带点钱才行!”我马上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他真正地将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运用能力,而且这种源自生活中的数学意识正是教师所要重视的!

三、要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要求每节课都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交流与合作,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中。

例如,有一次教学中,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正方形的卡片,让学生用小剪刀剪去它的一个角,问学生还剩几个角?学生们积极地讨论起来:

学生甲:“还剩三个角”;学生乙:“有五个角”。我让他们分别说明原因,甲:“4-1=3”;乙:“原来的3个角不变,而剪去的角变成了二个角”。学生乙还兴奋而又自信地走上讲台剪给其余的同学看。我充分肯定并且表扬了乙同学的做法。此时,同学丙:“老师,我认为也有可能为3个角。”我示意他讲一下剪法,丙:“只要沿正方形的对角剪去一个角,就剩下3个角。”我对他的解释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正方形卡片剪去一个角到底剩下几个角,有可能为3个角,有可能为5个角,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剪它!

正当我停顿的时候,丁学生举手:“老师我认为还有一种情况,使得正方形卡片仍为四个角。”我示意他到讲台上来剪给大家看,他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拿起剪刀按照他的思路剪去一个角,然后向同学们出示了卡片剩余的部分。的确,卡片只剩下4个角。

原本是一个小小的卡片剪角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三种可能情况,学生不仅亲自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求知过程充满乐趣,充满收益,正是落实新课标、体现新理念的魅力所在!

总之,透视新课标、新教材,使我们认识到,教数学不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教给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教师在备课上要加大力度,不仅要备如何教,而且要备学生如何去学,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要想方设法设置鲜活的教学情景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课标下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上一篇:给孩子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下一篇: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