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就与期望同在

时间:2022-09-07 09:32: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就与期望同在

回顾历程,华诞献礼;成就煌煌,期盼殷殷。

5月25日、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举办“展望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20岁华诞。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我国适时做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新的历史时期,以“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为战略定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这一庆典就显得意义重大。

更让这次庆典显得非比寻常的,是一些世界重量级科学家的出席:李政道、丁肇中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一位瑞典科学院结晶学大奖获得者,一位图灵奖获得者,此外还有多名中外杰出科学家、7位国外署名科研资助机构领导人。他们展望21世纪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使论坛成为2006年春夏之交一场关注中国木来科技发展的国际科学盛会。

科学史上的重要时刻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摆脱思想藩篙,走向全面发展的时代。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然而在遭受“”破坏极为严重的基础研究领域,拨乱反正的任务十分艰巨。当时的情景是,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工作需要恢复和建立,研究队伍青黄不接,研究经费相当匮乏,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这种局面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忧虑。

在举国思变图强的感召下,89位科学家致函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建议获得批准。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正式启动,标志着科学基金制这一新生事物在中华大地萌生发芽。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一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科学技术基金会”。同年,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成立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家都会赞成,不会反对。这是新生事物,先干起来再说。”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诞生,科学基金制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

实施科学基金制是应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它把平等竞争和激励创新的机制引入基础研究,克服行政拨款方式的某些弊端,实现知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要求是尊重科学家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进科学民主管理的重要里程碑。它充分调动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激情。

20年辉煌成就

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所说:“20年前播下的春天的种子,如今已绿树成荫、花开满园。”从1986年的8千万元到2006年的34亿元,自然科学基金增长了41.5倍。20年来国家共计投入约180亿元资金,择优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理在会见出席论坛的中外科学家时,对自然科学基金的评语是,“在推动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论坛开幕式上,高度评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20年来的辉煌成就。她说,该委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重要源头的作用;坚持完善和发展科学基金制,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坚持科学家的主体地位,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推动了科技创新文化重设。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掌门人”,陈宜瑜对该委的辉煌成就颇为自豪,并在论坛上全面介绍了该委2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2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些资助项目成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先导;许多重大成果源于或得到科学基金的支持。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中,中国内地获奖者平均每项成果获资助16项次,最高达34项次。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

20年来。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了134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了1491人,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了118个优秀创新团队,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了521人,在稳定青年科研队伍,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造就创新团队。吸引海外人才资源。促进海内外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好咸效。

20年来,科学基金努力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和新兴学科发展.为形成较完备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些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在科学基金的孵育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与“留学”的不解之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成立与发展,与“留学”的渊源颇深。在“上书”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89位科学家当中,就有多名留学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以后,以资助“项目”和“人才”的方式,择优并重点支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其中,如何吸引和凝聚海外高水平人才、开发海外智力资源,成为该委的一项重点工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就是在留学人员的倡议下,为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而设立的,是该委20年历程中一个璀璨的亮点。1994年“两会”前夕,留美回国人员,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建议政府划拨专款设立“总理青年科学基金”,用于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内开展研究工作。2月21日,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的张存浩院士也就设立“总理青年科学基金”致函总理。当年,我国国家层面上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了。该基金资助国内及尚在境外即将回国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此外,为吸引和鼓励海外优秀青年学者每年在国内进行一定期限的基础研究,该委还设立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该类基金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每项4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又于1994年设立了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2005年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外籍)。

在自然科学基金的吸引下,优秀在外留学人员纷纷或回国工作,或利用相关基金为国服务。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海外学子报效祖国的战略支点。

1996年,在美国工作的李灿得知获得当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后,立刻提前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光谱表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2003年,李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国际催化奖,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新

一任副主席。

中山大学许宁生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开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等薄膜作为场致电子发射材料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回国前曾与同事连续3年获得英国工贸委员会SMART科技基金的支持。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后,他婉言谢绝了国外合作者的一再挽留,毅然携妻带子回到祖国。1998年在第45届国际场致发射大会上获得“最杰出科学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谈起回国,他深情地说:“是科学基金把我拉回来的。”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创的允许受资助者拥有国内外两个基地的“哑铃”模式时认为,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宽松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灵活融通,给海外留学生采取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解决了他们的去留两难问题。

面向未来的规划及建议

人类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已见端倪,基础研究是推动这场革命的重要引擎。同时,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踏上伟大征程,基础研究综合实力增强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然当仁不让,责任重大。

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规划,“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四大战略措施一是实施源头创新战略。强化支持自由申请的研究,为科学家自由探索提供广阔空间,到2010年资助规模1万项左右,资助金额每项50万元左右;发挥重点,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的导向作用,以关键科学问题带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与协作,整合研究队伍和资源,安排重点项目约1800项,重大项目约30项,重大研究计划约15项。二呈要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发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资助约900人;造就一批科技攻坚队,资助创新研究群体100个左右,同时对约180个群体给予延续资助;保护青年人才从事基础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大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青年科学基金到“十一五”末每年资助2500项左右;积极吸引海外科学家来华从事基础研究。三是实施创新环境战略。要改进学术评价体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要发展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的科学基金文化,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四是实施卓越管理战略。坚持以卓越标准发展科学基金制。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与效益,制定和实施保障有力的配套政策,全面提升驾驭和管理科学基金的能力。

对自然科学基金在未来国家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寄予厚望。他强调,要坚持发扬民主。提倡竞争、加强合作。激励创新的方针,为科学家提供鼓励创新的条件和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特别要支持青年科学家的成长。

陈至立也特别指出,要不断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家首创精神,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要发展科学摹金文化,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霄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大力弘扬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力倡导求实奉献的优良作风和潜心研究、科学严谨、民主讨论的学术风气。要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加强道德自律、严肃学术批评,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学尊严。

几位科学大师也对中国科学的未来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一致强调,要实现科学的大发展,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科学的评价体制,给科学家以自由探索的空间。这也恰恰契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定位的一个要点。

丁肇中教授指出,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经济动力。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教授麦克迪尔米德(MacDiarmid)建议,中国应制定和实施真正鼓励科学家开展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性研究的政策,改变现有科研评估制度,不要给科学家过多“发文章”和“拿项目”的压力,让科学家可以,潜心研究。其研究质量应由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同行来评价,而不是简单地由行政部门通过论文数量和所在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评判。此外,要吸引在外优秀中国学者回国效力。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教授希德尼・艾特曼(SidneyAirman)认为,国家的整体科学实力不是仅靠几个大项目或几位大科学家就能提高或体现的,科学事业需要许许多多向权威挑战的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罗雷尔(HeindchRohrer)博士认为,科学家要始终保持自由的心灵,国家和社会则有责任为科学家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甚至应当允许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失败。

(摄影/高海涛)

上一篇: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一个真情的团队 下一篇:叶培建:问讯嫦娥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