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09-07 07:56:56

在综合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综合实践是指让学生直接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在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语文学习、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所达到的高度,与综合实践有天然的联系。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个初步探讨。

一、立足学生主体,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在整个的演出过程,学生对整场演出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有对角色自己的理解,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进演出的进行。在这个过程,学生更具有主动性,更谋求独立完成整场演出,而不是没有思想,简单做个提线木偶,一招一式由教师控制。教师在这综合实践这个舞台中,只是一个导演的角色,引导和指导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成长。

1.引导学生克服惰性,增强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素养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能力是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一切听从教师和家长安排,这样的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作出选择的能力。有的学生自我约束约束能力较弱,仅喜欢学业以外的活动,不会“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这些都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表现。在综合实践中可以突出自主性,让学生围绕自己兴趣的主题,自我组织、自行设计实践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亲眼观察、亲自触摸、亲身体验自然、生活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在收获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生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实践活动的主题可以学生自主讨论确定,如:成立文学社、举办文学刊物等文学活动,;或就某个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让学生在逻辑思辨中感受真善美;或就围绕某个自然现象,发动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让学生对资料的处理中学习探究真相本领。

2.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增强探究学习语文的意识。传统的学习过程是由教师,通过不断反复操练,把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并把用老师传授的技能和方法进行解题。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强化“授人以‘渔’”的理念,而是通过老师传授和引导,让学生探究到“渔”的本质,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打鱼”方法,不断促进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结合《爬山虎的脚》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阅,请教家长等方式了解“爬山虎”,把爬山虎的图片打印出来,在参加社会活动中观察“爬山虎”等,这种探究性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走出封闭,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往的学习都是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思想交流不充分,方法沟通充分。综合性实践强调,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采取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让参与活动的每个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舞台中清楚自己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的同学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学习如何通过协商处理矛盾,如何对自己的成果和别人的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强化,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掌握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其以后更好融入社会生活。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寻找秋天》的综合实践中,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有的负责到自然中寻找秋的足迹,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汇报等,他们在完成共同的任务的时候,相互配合,共同解决,有效的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立足学科特点,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人文性着重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文化,工具性是在学生运用中实践得到体例、人文性是学生在实践感受,这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实践,而综合实践恰恰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基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延伸和拓展。

1.突出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综合实践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或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如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地区特有的地方资源决定具体活动内容学习资源,增加学生兴趣,不断运用实践,掌握运用规律,提升语文素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拓宽语文运用的时空领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并运用语文,观察生活并体悟人生。例如,在“生活中的语文”综合实践中,为了低年级学习生对识字的兴趣,加大识字量,巩固已认识的字,我们让学生认自己生活中的字。如食品包括纸,同学的名字,商店名称,学习用品,路牌站台上的字。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时时识字,处处识字的意识,向人人学字的习惯。在高年段学生中开展搜集广告语、网络语言、店名门牌、产品说明书的综合实践,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完成。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后,使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通过综合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的认识语文,让大家认识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提升语文素养。

2.突出人文性。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的人文性的体现。文学即人学,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具体的、形象的、带有丰富个人情感的内容是浓厚的人文色彩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并加以适当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进行的情感体验,让丰富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就让学生明白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做一个谦虚的人;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白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深深地被这篇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所感染,能够根据生活实际,举出了许多“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例子。

3.突出综合性。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描述,对是非进行判断,对真相进行探究,对美好情感进行表达。综合实践,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练能力、获得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教师通过综合实践进行“做、考察、实验、调查、访问、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综合在听、说、读、写中去体验学生语文的乐趣。综合实践还可以着眼让学生充分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例如:在《与“脏话”说再见》综合性学习中,笔者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来指导整个主题活动,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学习拟定活动策划,方案,并在过程中学会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使其积累关于文明的好词佳句,学生在生活中会使用这些词句。综合实践活动会更好地促进语文知识习得和语文能力培养。

三、立足于综合运用,在综合实践中推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建设

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综合实践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割裂的状况,强化语文在其他学科、在生活实际中运用,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也使学生拓宽学习运动的渠道,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断综合运用中逐步提高能力。

1.要促进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相互融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本是规范性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标准,但不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唯一源头;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指导者,但不应该成为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信息交流场所要,但不交流成为唯一语文学习运用空间。综合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鲜活的语言文学,更为重要的直接呈现了这些语言文字的指向,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含义的理解,比如“冏”字,课堂上,教师会文学解释和图片解释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含义,但在网络中,会有许多的段子以及许多的视频,让学生事件中认识“冏”字,体会人的感受。同时,综合实践使语言学习从单一课本走进丰富的生活,从课堂上“操练”走到生活中“实战”,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学的学习重要性,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比如说,学生要想把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写生动,写详细,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走近秋天,贴近生活,进入秋天的大自然景象中,身临其境,感受秋天的美,才能把文章发挥的淋漓尽致。

2.要促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掌握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实践促进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通过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写动植物成长日记,让学生感觉生命的可贵,自然的美妙,促进语文与自然学科的融合;通过选择社会热点进行讨论,表达观点,判断善恶,辨别美丑,帮助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促进语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通过创办文学校刊、学习园地、文学网页等,让学生在文学的天地的遨游,促进语文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融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流、碰撞,更突出语文学科基础性的地位,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学习。

3.要促进语文学习和学习方法融合。语文学习中,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的,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会方法和掌握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比如在《祖国的文学》综合实践中,教师对于汉字的演变来历,在资料收集方法上,可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汉字来历,阅读《咬文嚼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书,采访请教有关人员,收集字帖、书法作品以及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实物、照片和图片等等,让学生学会有效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走进生活的课程 奏响爱的交响曲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