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的课程 奏响爱的交响曲

时间:2022-06-01 09:01:45

走进生活的课程 奏响爱的交响曲

只要打开《品德与生活》这套教材,立即有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原因在于教材集人文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关注孩子的生活,而爱就是生活的调味剂。应该感谢这门课程,它给了我们生活课程中爱的教育思考。

一、爱自己,点燃生命的火花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课程的基本框架中的三条轴线之一便是体现“儿童与自我”,让儿童健康安全与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依据课标精神,教材中就出现了如《我上学了》、《家里的我》、《今天吃什么》、《我有许多好朋友》等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我爱我的身体》这一主题,从“了解我的身体”到“保护我的身体”,并细化到“保护耳朵、保护眼睛、保护牙齿”、“保护肠胃”“保护骨骼”,真正从关注自己开始。可见。利用好这些资源便可以水到渠成地达到让孩子“爱自己”的教育效果。

在《我真棒》这一课的教学中,一位老师就以《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大明星蓝猫引路,让它的明星形象在孩子们面前出现,引导学生观看蓝猫,读读蓝猫的明星卡,谈谈自己的发现。而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欣赏自己的爱好,把喜欢自己的理由记录下来。从而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比别人棒的地方,要从小学会自己喜欢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自己为自己喝彩!最后,让学生也像蓝猫一样设计自己的明星卡。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进行自我欣赏,突出自己的风格,展示自己的特长。上完这堂课,孩子们看自己的眼光都有了改变,一个个变自信开朗了。

二、爱父母,滋养感恩的情怀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父母长辈的万般宠爱,不少孩子认为,这所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了,不懂得去感激,也不懂得去尊重、关心周围的人。而,尊重与关心就要从父母开始!

一年级教材中的《我爱我家》这一主题正是要让孩子体验家庭生活的快乐,学会尊敬父母,尊敬老人,主动关心家人,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爱。这样的课怎么上才能达到预期的“爱”的教育呢?一位老师就执教了这么一节课,几个片段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先摘抄下来与老师们分享其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启迪。

片段1:

执教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每一种生肖图中都藏着一个问题),激发起他们与十二生肖交朋友的欲望。接着老师们让孩子们自愿走到讲台前选择生肖朋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问题十分富有人情味,如:“你爸爸妈妈爱你吗?你是怎么感觉到的?”“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你准备怎么为他们过生日?”“家里谁做家务?你觉得爸爸妈妈辛苦吗?你准备怎样夸夸他们?”“你觉得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开心?”……从孩子们充满稚气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幸福的家庭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一活动片段更是使特地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受到感染与熏陶。

片段2:(执教老师采访孩子们的家长)

师:把孩子带大,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家长: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确不容易,要付出太多的心血……

师:这时候你想对你的孩子说些什么话?

家长:孩子,要好好学习啊……

家长:孩子,要像老师刚才讲的那样,从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师:你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家长:我希望他好好做人,长大有出息……

……

采访家长这一片段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到父母的关爱,渐渐把爱这种亲情的感染力推向高潮。

片段3:执教老师声情并茂地说:“孩子们听到了吗?爸爸妈妈多爱我们呀!我们也应该从小学会爱他们呀!走向你们的家长们吧,去向他们表达心中的爱!说出心中的感情吧!(孩子们一开始很羞涩,在老师的鼓励下纷纷走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或与父母拥抱,或在和父母说贴心的话语,或在为父母唱歌……场景是多么的温馨感人!营造爱的家庭氛围,引导我们的孩子从小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与帮助,也正是我们课堂设计寻找的绝妙之笔,学着以自己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感激、尊重与关心。

三、爱学校,体验生活的美丽

孩子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家庭,同样,离不开学校这一育人的环境,学校是孩子童年记忆中的另一个家。基于这一思想,教材在各个年级都安排了解学校、快乐的学校生活、热爱学校的内容,如《我上学了》、《我的同学和老师》;《了解我们的学校》、《快乐的学校生活》。如何用好课本的资源并根据自己每天生活的学校来开发资源,达到教育孩子形成从小热爱学校,长大为学校争光的道德品质呢?

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根据《快乐的学校生活》这一主题单元,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执教了一节《我爱我们的学校》。课前,陈老师让同学自由组织,从学校荣誉、学校女子排球队、学校艺术成就、学校的老师、校园一景等几个方面去进行校园探密。孩子在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指导带领下进行采访、调查、拍照、摄影……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充分体现了这门学科的活动性、生活性与开放性。在课堂中展示的时候,孩子们十分激动,纷纷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们分享,有个体交流,有互动补充,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孩子的汇报中,学校保存有中国女排全家签名的排球;学校出了亚洲排球冠军,出了三名出色的小演员,演过反映海峡两岸亲情的《鸽子与海》;学校历年来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形式,对学校的了解日益加深,能不热爱学校吗?能不为自己是一名毓英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吗?这种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避免了纯学科化的生硬说教,淡化了品德教育的痕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