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7 05:06:22

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煤炭开采时间的延长、煤炭资源的减少,加之国有企业人员相对多、社会负担重,企业不断实施多元投资,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长期以来,导致一些煤炭企业产业经营范围庞杂,非关联产业众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剖析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对于推动国有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 产业结构 问题 对策

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煤炭开采时间的延长,老矿增多,采深加大,开采条件日益复杂,开采成本逐渐上升,特别是一些企业煤炭资源不足制约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国有企业人员相对多、社会负担重,企业不断实施多元投资,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企业规模增长,安置了企业富余人员。长期以来,导致一些煤炭企业的产业经营范围庞杂,一些非关联产业众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剖析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对于推动国有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综观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1.1 产业涉及面广

从调研情况得知,一些国有煤炭企业产业涉及过于广泛,不仅涉及煤炭、电力、机械、物流、工程、地产,还涉及建材、商服、医药、卫生、外贸等产业,有些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多达百余种,过多的经营业务导致企业产业结构相对分散,产业关联性不大,煤业以外的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确,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1.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煤炭主业缺乏核心技术,煤炭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很少,主业优势不明显,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非煤产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过度依赖煤炭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差,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影响企业做强做大。

1.3企业层级设置较多

一些企业仅所属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有几十个、甚至百余个。从产权层级关系看,一至四级企业均有,个别企业下属设立五级企业。这些层级的设置,造成企业管理幅度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效率弱化。

1.4部分资产效益不高

表现在:所投资的企业中存在停业、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等劣势企业;连续三年以上无收益的低效参股投资项目较多,致使企业整体资产收益不高,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1.5整体行业面临兼并重组

《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及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形成数十家大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在当前煤炭企业产能过剩、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整个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显得尤为突出。

2.调整国有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行业竞争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影响基本战略的产业结构,才能改善和提升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煤炭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类资源进行有选择的扬弃、汲取、调整、整理、整顿、整改,经过一番加减乘除,重新加以协调、组合与集成,以形成新的合力、新的系统、新的均衡及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1坚持稳妥的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第一,坚持有进有退、优进劣退原则。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推进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体产业领域集聚、向优强子企业集聚,做优、做强、做大主体产业和重要子企业。清理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竞争力的业务和子企业,退出非主体产业、低收益、缺乏增值潜力的参股投资。第二,坚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原则。要在全面摸清企业资源分布情况和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剖析所属企业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分步组织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第三,坚持因企制宜、实事求是原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企业重组、改制、清算解散、依法破产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第四,坚持规范运作、确保稳定原则。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正确处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职工队伍稳定的关系,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2.2坚持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根据企业内部资源的实际,特别是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确定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一是力求形成战略清晰、主业突出的产业结构。以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等以煤炭为基础的主体产业,支持发展与煤炭相关的煤矿装备、煤炭物流、矿业工程等关联产业,放开搞活或退出其他产业。通过调整,基本形成主体产业突出、关联产业紧密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力求建立管控有效、运转协调的母子公司体制。通过调整企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理顺产权关系,调整产权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提高运行质量,不断发展壮大优质子公司,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建成产权清晰、管控有力、信息顺畅的管理机制。三是力求实现企业层级在三级以内,大幅度减少劣势企业和低效参股投资。通过科学设置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清理现有四层级及以下企业,清理退出连续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压缩企业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按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调整的重点工作是:第一,整合同类业务。积极探索通过所属企业之间股权调整、兼并重组、引入增量投资等多种方式,推进整合所属企业中的同类业务,逐步形成相对集中、高效运作的经营模式,发挥产业规模优势。第二,推动优质资源集聚。企业的增量投资和存量资源主要集中于主体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适当控制新设子企业,严格限制非主体产业投资。对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难于培育成为主体产业的经营业务,通过有序退出,适当收缩业务领域,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体产业。第三,减少企业层级。要科学设置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压缩企业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一般应当禁止三级企业对外实施投资。现有的四级及以下企业应当限期清理整合。第四,清理劣势企业。对其所属子企业中的停业企业、三年连续亏损企业、资不抵债等劣势企业应当限期进行清理。第五,退出低效参股投资。对连续三年无收益的低效参股投资项目,要通过多种方式坚决予以退出。

2.3坚持采取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强、复杂细致、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在推进调整工作中应抓住关键环节,想方设法突破各种难点,促进调整工作有序推进。第一,实行吸收合并。对主营业务相同或产品相近的企业,可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将部分劣势企业整体并入重要子企业中。这样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重要企业。第二,实行专业化重组。对经营业务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不大,但处在同一产业链上、其产品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业,重组为专业公司,实行规模化经营。第三,实行股权上移。按照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对于产权链条较长但需要保留的产业,可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依法变更出资主体等方式,实现股权上移,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第四,实行改制分流。对于产权界定为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与企业主体产业关联度不大、且有一定生存发展潜力、职工改制积极性较高的企业,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推进企业整体改制。对暂时难以实现整体改制的,可通过国有股权减持、委托经营、租赁、承包等方式逐步退出。第五,实行清算解散。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经营管理不善、产品无市场、技术落后、长期亏损、现金流为负值、无发展前景的企业,依法实行清算解散,退出该产业。第六,实行关闭破产。煤矿经过一定时期的开采之后,总会面临资源枯竭和矿井报废问题,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由于资源枯竭、开采成本上升,部分矿井长期持续亏损且扭亏无望,企业生存艰难。对于资源枯竭矿井应当果断实施关闭破产。

2.4坚持构建规范产业结构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一,健全企业产业结构源头控制机制。产业结构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体现,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因此,要健全和完善企业产业投资的规范程序和控制机制,防止前调后乱,巩固调整成果,保障企业产业发展的方向。第二,建立动态控制机制。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完善产权管理办法,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制度,建立对劣势企业、低效参股投资的监控预警机制,对劣势企业、低效参股投资项目及时发现、及时进行调整处置,使企业的产业结构始终处于科学、合理、高效状态,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寻找被遗忘者的历史位置 下一篇:险资逐利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