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时间:2022-09-06 11:39:25

商务局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商务(招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工作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以深化商务领域改革为引领,全面抓好招商引资、内贸流通、对外贸易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水平,保持全市商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推进“五个跨越”、建设“五个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全市商务(招商)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0%,达到10.34亿美元;利用外资增长10%,达到3.4亿美元;社零总额增长13%以上,达到766亿元以上。

一、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商务新活力

(一)推进先行先试。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研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推动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经验在我市落地生根。

(二)发挥牵头作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全省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牵头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专项改革,推动我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建立完善备案和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外商投资全周期监管体系,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通畅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

(三)争取改革试点。加强与省对口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和市改革办的对接,在认真开展各项改革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改革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的笼子,扩大改革效应。

二、突出产业招商,提升发展新引擎

(四)坚持高位推动。坚持把招商引资摆在全市商务(招商)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应对国内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逐步清理取消的新形势,观念上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目标上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统筹上由追求数量向盘活存量转变,竞争上由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机制上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五)推进产业集聚。贯彻落实《关于推进2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招商工作的意见》,定期更新产业招商指导目录,深入研究目标企业及所在产业链,加强跟踪对接,形成“收集一批信息、拜访一批企业、洽谈一批项目”的工作机制。市本级重点围绕主导优势产业(汽车零配件、光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新型业态(电子商务、集成电路、机器人、现代高端物流)等行业招商,着力引进出口加工型和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坚持一个产业链、一名领导挂帅、一个招商专班、一个招商方案、一笔招商经费的“五个一”制度,整合县(市)区招商力量,形成产业招商大格局。

(六)规范招商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清理规范全市招商引资政策,营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投资环境。

(七)创新招商方式。加强同商会、协会、商贸组织等机构联系,创新开展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区域招商、乡情招商、中介招商等,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提高珠三角、长三角两个招商平立作战的能力,建立驻汉、环渤海两个驻外平台。组织参加第九届会,推动更多项目落户。

(八)盘活存量资源。对近几年签约、开工的重大招商项目进行调研摸底,对因各种原因停滞的项目,引进新的合作者,开展二次招商,盘活存量。

三、突出促进消费,培育商贸新业态

(九)做好商贸流通规划。推进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开展商业网点规划修编,抓好加油站“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调查摸清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制订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培育电子商务重点企业,筹建淘宝网·馆,推进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升新型消费水平。

(十一)扩大商贸发展水平。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积极争取和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加大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全市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0家(其中法人企业80家)。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经营网点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发挥酒店烹饪等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餐饮企业提供大众化的消费服务。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会、食博会等展销活动。继续抓好商贸流通领域“百大工程”和集贸市场建设。

(十二)大力规范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双打”活动,加快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保障消费安全。继续推进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强化成品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典当、拍卖、二手车、特许经营、直销等行业管理。发挥牵头作用,推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四、突出外贸转型,增强竞争新优势

(十三)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深入实施外贸“三项工程”,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0家,切实增强出口后劲。支持服装、机电、化工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积极争创全国皮草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十四)进一步创新出口方式。采取展会展销、跨境电商、品牌认证等务实灵活的营销方式,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和服务企业参加2015年春秋两届广交会和相关国际展会。

(十五)进一步强化出口服务。完善外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在通关便利、业务培训、政银合作等方面的服务协调。跟踪服务全市20家重点出口企业,继续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调度,实行“一企一策”,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

五、突出“一带一路”,开拓国际新市场

(十六)提高外资引进质量。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外资引进相关法律精神,围绕全市七个外资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一批龙头外资企业与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全市外向型经济水平。

(十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加大高新技术设备、产品等引进力度。服务支持我市企业加强境外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发展。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组织外贸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十八)规范外派劳务管理。完善外派劳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等部门整体联动,打击非法外派劳务中介组织,推进外派劳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六、突出自身建设,树立队伍新形象

(十九)加强规划编制。做好“十二五”商务规划总结验收等收官工作。按照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商务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做好商务系统“十三五”规划的横向、纵向衔接。

(二十)严抓党建工作。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和强化从严治党的思想观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努力建设“四有”、“两为”的商务干部队伍。

(二十一)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系统效能建设,继续推行和完善联系县市企业包保服务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等制度,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商务部门服务水平。

(二十二)主动服务大局。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新一轮“三万”、新农村建设、“一线一点”、“四城同创”、消防安全等中心工作。做好商务系统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上一篇:科技局科技工作思路 下一篇:国资委节约用水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