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6 10:33:48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96-01

心导管介入疗法已发展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本文是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对28例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45制,女25例,年龄平均(39.4±12.57)岁,病程1周~43年,平均(10.1±7.2)年。经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qRT)199例.以阵发性房颤为临床表现,经检查证实为隐匿性旁道2副,共201例,占本组病例的6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78例,占26%;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3例,占4.3%;阵发性心房扑动7例,占2.3%;快心室率(≥100欢,分)心房颤动房室结改良术1例,占0.3。

1.2 方法 在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电极导管于冠状窦内进行双极标测,然后进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类型,标测靶点位置,放电消融。消融成功后观察20 min,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即可拔除电极导管,压迫包扎穿刺点。

1.3结果 本组90例中89例消融成功,1例房性心动过速者消融失败。术中术后心悸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胸痛2例,局部出血1例,低血压1例,尿潴留2例,手术不成功1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好转后出院。

2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虽然该技术目前己基本成熟,但相对于其他治疗来说具有历史短,患者了解少等不足。因此,在射频消融前需向患者反复介绍所患疾病发病机制,该治疗目的、重要性、简单经过、有关注意事项,以及该治疗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对手术的知情度,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树立治疗信心,这对顺利完成治疗及减少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2.2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2.2.1 手术区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备皮,清洁双侧腹股沟及颈肩部、腋窝皮肤,注意勿损伤皮肤。

2.2.2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对依赖性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症状的可在监护下停药。

2.2.3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1 d~2 d指导患者床上平卧排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

2.2.4术前一天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受血五项、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2.2.5 准备相关的抢救药物和仪器 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除颤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吸痰机。

2.2.6 胃肠道准备 术前4 h禁食,但对于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及糖尿病患者禁食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长时间禁食状态下进行有创手术而出现虚脱、低血压。

2.3术后护理 ( 1 ) 术后返回病房, 应平卧 24 h,术肢制动 12 ~24 h, 沙袋压迫 6 ~8 h。( 2 ) 床边心电图, 持续心电, 血压监测及各项生命体征监护, 防止各种原因引起并发症。( 3)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

抗凝药: 要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皮下淤斑、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4 ) 加强巡视, 经常检查局部伤口出血情况及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检查沙袋压迫部位是否准确, 敷料是否干燥, 嘱患者打喷嚏和咳嗽时应按住伤口, 预防局部伤口撕裂出血的发生, 如发现患者局部有胀痛或发热感, 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肢体温度和感觉, 以防加压不当或穿刺侧肢体活动过早, 致局部出血或血肿形成。第二天下床活动时应观察下肢有无麻木或疼痛症状, 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5 )尿潴留: 术后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及手术时间长而导致尿潴留。处理办法: 术前训练床上排便, 进入介入室前排空尿液, 术后积极帮助患者顺利排尿。术后有 3 例患者出现尿潴留, 使用诱尿术无效, 予以停留尿管。

2.4并发症的护理

2.4.1出血、严重心律失常、血气胸的观察:导管电极需经穿刺静脉进入心腔内,因此可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严重的心律失常;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并发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等。因此,术中及术后需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形成血肿,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术中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节律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组2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更换敷料,重新加压包扎处理,未形成皮下血肿。

2.4.2心包填塞:肌袖性心律失常多起源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手术需行房间隔穿刺,同时肺静脉具有主干短、分支多的特点,操作中易导致左房或左心耳穿孔造成心包填塞。术中密切观察心电、血压、面色变化,发现病人烦躁、胸闷、憋气、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及早处理心包填塞。术后4 h内也是发生心包填塞的危险期,病人回CCU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活动。本组30例未发生此并发症。

2.4.3心跳骤停:长期房速、房颤对窦房结功能存在超速抑制,一旦房速、房颤终止,可能出现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动过缓,术中应密切注意体表心电图变化。本组未发生此并发症。

3小结

射频消融手术成功与否除了与医生的操作有关之外,还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系统的术前教育和详细的术前指导及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焦虑,保证手术成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认真细致做好射频消融术护理对手术成功\较少并发症和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HJ0〗

参考文献

[1]邱原刚,赵莉莉,陈君柱,等.射频消融术前后的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7):550.

[2]杨建芳,梅顺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877.

[3]Liuba I,Jansson A Sostrom K,et a1.Gender-relateddifferences in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tachycardia[J].Am J Cardiol,2006,97(3):384―388.

[4]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辑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1996,10(10):14.

[5]游桂英,姜永东,费翔.三维射频消融治疗一,房颤动并发症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7B):1827―1828.

[6]杨秀梅,杨东辉,刘少稳,等.射频消融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3233.

上一篇:探究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防范及护理措施 下一篇:精神科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