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时间:2022-09-06 10:19:4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01-0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仍然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显然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主动适应大学生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思路,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

以人为本这一提法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人的意志、愿望和需求。我国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总理系统的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只是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它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大学生为核心,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和根本利益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搞统一式、“一把抓”的教育模式,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和个性需求,只是把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个整体对待,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针对个体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缺乏与大学生进行个体的交流和沟通,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大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因素,把大学生看成了一个共性的整体,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塑造的重要环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不同的特色优势,使其在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提升中,成长成才,才能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培养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和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开展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大学生为前提和出发点,充分考虑他们的思想实际、个体差异等,才能抛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关注大学生个性实际的错误思想,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样我们开展的活动才能有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尊重、考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出发点,彰显时代特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而且大多存在特立独行的心理。针对这样的实际,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打破传统的授课时教育方式,通过开展课堂讨论、一对一谈心、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等更加丰富生动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参与其中,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再采用刻板的说教的方式,而是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尊重他们的个性思想需求,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了解,消除大学生对教育的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迫切需求,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不应把他们单纯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转化角色观念,转被动受众为主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也才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上一篇: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下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