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06 01:36:16

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身麻醉(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在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68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封堵手术, 术中镇静好, 无体动。术毕6~10 min清醒,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 d出院。其中有6例患儿七氟醚诱导入睡后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 辅助呼吸后, 自主呼吸很快恢复。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安全可靠, 患儿苏醒时间短, 无明显并发症。

【关键词】 七氟醚 ;全身麻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100

20 世纪90年代, Amplatz 开发了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以来[1], 使介入技术和器材日趋完善, CHD 的介入治疗才得以广泛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的特点, 已在国内广泛开展, 但因患儿不会配合手术, 需要在全麻下进行[1]。本院自2006年7月~2015年3月采用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为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介入治疗, 均顺利完成手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有封堵术指征的CHD患儿68例, 其中男31例, 女37例, 年龄3~8岁, 体重10~24 kg, 其中VSD 28例, ASD 24例, PDA 16例, 心功能Ⅰ~Ⅱ级。无明显麻醉禁忌证。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经患儿家属同意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 2 麻醉方法 术前1 d常规进行术前访视, 通知家属麻醉注意事项并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术前禁食8 h, 禁饮4 h。导管室配备Drager Fabius麻醉机、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工作正常。常规抽备肾上腺素、麻黄碱、阿托品、利多卡因抢救药物及气管插管用具及对应的气管导管。就绪后, 患儿由父母抱入介入手术室;氧流量5 L/min, 七氟醚浓度8%面罩诱导吸入;待患儿入睡后, 降低七氟醚吸入浓度至2%, 氧流量降至2 L/min, 垫高患儿颈肩部, 充分开放气道, 系头带固定面罩不漏气, 麻醉机减压阀旋钮调至MAN模式旋至12 cm H2O(1 cm H2O=0.098 kPa), 保留患儿自主呼吸;20 G留置针开放上肢静脉输液, 同时监测患儿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手术医师消毒铺巾完毕, 常规用1%利多卡因2 ml行导管穿刺点行局部麻醉;术中麻醉维持用2%七氟醚半紧闭吸入, 氧流量2 L/min;待手术医师释放封堵器时, 关闭七氟醚, 氧流量升至5 L/min, 静脉滴注芬太尼1 μg/kg镇痛;腹股沟穿刺点采用0.5%罗哌卡因1 ml局部麻醉术后镇痛。待患儿呼之能睁眼、神志清楚后, 送回心内科监护室观察治疗。

2 结果

68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封堵手术, 术中镇静好, 无体动。术毕6~10 min清醒,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 d出院。其中有6例患儿七氟醚诱导入睡后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 辅助呼吸后, 自主呼吸很快恢复。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对全身器官影响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 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伤和心肌缺血再管注的损伤, 术后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近10年来, 先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有适应症的先心病患者的治疗首选[2, 3]。

由于介入手术创伤小, 但小儿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因素, 不能配合手术, 须在全麻下方能完成手术操作, 插管与不插管全麻均有报道[4-6]。由于手术在介入室进行, 特殊检查设备和治疗手段要求麻醉医生施行麻醉, 同时兼顾手术室外麻醉、小儿麻醉、心脏病麻醉的特点, 增加了麻醉医生的难度。非插管静脉全麻氯胺酮及丙泊酚药物总量及麻醉深度不易控制, 患儿容易出现呼吸抑制, 甚至引发风险;而且由于氯胺酮的药理特性, 导致患儿术毕苏醒时间长, 口腔分泌物增多, 容易增加呕吐误吸的风险;患儿苏醒后疼痛导致哭闹, 易出现手术穿刺点出血。在本组患儿, 采用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 保留患儿自主呼吸, 有利于患儿术毕快速清醒, 与黄小彬等[7]丙泊酚、氯胺酮持续泵注静脉麻醉组的清醒时间(63.3±23.1)min比较, 本组患儿清醒时间维持在6~10 min。

七氟醚化学名为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 为无色透明, 带香味无刺激性液体, 血/气分配系数为0.63;临床使用浓度不燃烧, 不爆炸, 对循坏系统抑制轻;七氟醚对心率影响轻;对气道刺激小, 常用于对小儿麻醉的诱导;因血/气分配系数小, 故诱导及苏醒快, 常用面罩法运用于小儿门诊小手术和检查性手术的麻醉[8]。诱导迅速, 患儿入睡迅速,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 患儿清醒时, 无一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 无哭闹, 手术医师便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但由于七氟醚诱导浓度高, 患儿由于生理发育的特点, 头大、颈短, 易出现呼吸抑制, 但均为一过性, 减浅麻醉, 辅助呼吸, 患儿呼吸很快恢复。

综上所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七氟醚半开放吸入全麻安全可靠, 患儿苏醒时间短, 无明显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Masura J, Gavora P, Formanek A, et al.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s using the new self. Cathet Cardiovasc Diagn, 1997, 42(4):388-393.

[2] 库德热提, 张为民, 张晶, 等. 61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9):1203-1205.

[3] 蒋世良.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4):245-246.

[4] 刁明强, 孙晓康, 薛扬, 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7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3):266-269.

[5] 林冬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 2011, 24(7):4280-4282.

[6] 张文斌, 林高翔.依托咪酯、氯胺酮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25(1):74.

[7] 黄小彬, 黄国勇, 刘小青, 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3):475-476.

[8] 邓小明, 姚尚龙, 于布为, 等.现代麻醉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70-472.

[收稿日期:2015-06-01]

上一篇:思维之巅,系统思维做门窗幕墙系统 下一篇:人文关怀护理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