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时间:2022-09-06 11:24:06

我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摘 要:为政之要,首在择人,更在以制举人。现如今,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公务员制度,而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考录程序公平的视角,通过对当前公务员考录机制运行现状的分析和思考,论述了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公平性缺失问题,探索其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程序公平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公平性缺失的表现

(一)公告、报考阶段

第一,考务咨询服务不到位。在公务员考试报名的短短几天内,将休息日和电话无人接听、占线的时间去除后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的时长是不足的,远远不能满足百万考生的需求。

第二,报名时间偏短。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且期限较短。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2014年10月15日至24日,仅有不足十天的时间,对于国考这样一年一度的大型考试来说,报名时间偏短。有应试者认为如果报名时间延长,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研究招考公告,从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排除影响应试者报名的其他因素干扰。

第三,报考资格的限制条件严格。招考公告里往往对考生国籍、年龄等条件进行限制。国籍要求是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这就限制了一些外国人才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同时也包括一些想为祖国效力的外籍华人以及港澳同胞等。①对于具体的职位来说,有些职位对报考资格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如对性别、专业、学历、政治面貌、工作经历、英语成绩和专业证书取得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招录范围缩小,条件过于严格则会违背公务员考录公平原则和平等参与原则。

(二)考试、考察阶段

第一,考试轮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普遍使用二轮制,第一轮为笔试,考公共科目《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有些地区再加一门《公共基础》;第二轮为面试,有些岗位需要加考专业课或外语。这种二轮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表现在:一方面,它无形之中偏重了公共科目考试,轻专业课和外语考试,因为公共科目考试成绩是进入下一轮的依据,第二轮考试中,专业课和外语加试相较于面试,所占比例较低。最终导致进入第二轮的应试者专业水平得不到保障。②

第二,考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笔试考官和面试考官共同组成了我国公务员考试的考官队伍。由于面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面试结果往往取决于面试官,因此考官素质不高会影响到考试结果这是不容置疑的。笔试考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监考老师,监考老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对考生的笔试成绩是有影响的。比如,监考老师分发试卷动作迟缓,直接影响了考生的作答时间,而公务员考试题量大作答时间少,分秒必争,因此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务员考试成绩。

第三,面试方法单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法,即准备相同的一组题目依次询问每一个考生,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随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不断发展,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仅采用结构化面试来筛选考生显得比较单一,不够全面。

第四,考察工作不透明。《公务员录用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③由此可见,考察的主要是主观性的内容,这样一来考察的可操作范围较大,不像考生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对于具体的考察方法和考核标准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决定,我们都不得而知,最终的考察结果会让人们感到疑惑。

(三)录用、试用阶段

“凡进必考”原则执行的不够彻底是录用阶段公平性缺失的主要表现。虽然“凡进必考”原则已被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但在公务员录用的实践过程中,却没有完全、彻底地执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旁门左道”进入到公务员系统的还大有人在。有一些岗位比较特殊,政府采取一些特别的方式录用公务员,这种做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有时却会演变成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以此为借口做出一些违背公平正义的行为。④

二、公务员考录公平性缺失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的因素

思想认识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公务员考录的公平性,由于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的公平性面临巨大的考验。对于公务员考录这种关乎国家行政管理成效,关乎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假如工作人员没有予以重视,就一定会影响到考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导致公平性有所缺失。以前曾出现过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试题泄露,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对试卷保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引发了巨大的损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

(二)法律制度的因素

公务员考录顺利展开需要法律制度来保障,它是保证考录公平性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关于公务员考录最重要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中包含了关于公务员考录的相关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大多比较宽泛,只能从宏观上指导实践。《国家公务员录用规定(实行)》对于公务员考录有详细具体的规定,但其中有大部分也比较笼统,给予地方公务员考录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我国各地考录制度都不尽相同,导致了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不规范。

(三)组织保障的因素

在我国,国考的各项事务由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省考的工作由省考试中心和考试院负责。以省考试中心来具体说明,部分省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很少,而工作任务很重。就公务员考试来说,工作人员需要制订公告、招考计划、组织命题、挑选考场、组织考试等等,程序繁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考录工作很难完成。很多地方存在工作人员不够、人力不足的问题,可能导致考录工作不能高质量完成。

(四)技术保障的因素

技术保障因素也是影响公务员考录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试卷的技术水平不高,其效度和信度都有待提升;工作人员对考录程序的技术把关不够严谨;面试官对考生面试表现的评判差异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公务员考录工作技术保障缺乏,降低了考录的公平性。

三、结论

公务员考录是整个公务员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其“入口”地位至关重要,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公共事务的效率以及政府的形象。本文紧密结合时代背景,从程序公平的视角进行研究,探讨了在公务员考录程序上表现出的公平性缺失问题,分析了公平性缺失的原因,表现为思想认识、法律制度、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四个方面。希望我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平公正的选拔、录用公务员,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崛起输送大量人才。(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注解:

① 刘铭.我国公务员考录的公平性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2.

② 刘西忠.建立完善公务员考录层级设计和类别设计的对策[J].领导科学.2011(10).

③ 俞峰.试论“潜素质”与公务员录用制度[D].上海:复旦大学,2009.

④ 王维新.公务员考录过程中“萝卜招聘”现象的法律规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7).

参考文献:

[1] 吴江.维护公务员法精神.坚持凡进必考原则[J].中国人才.2006(19).

[2] 何春梅.对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03).

[3] 李庆钧.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6(04).

[4] 张楠.各国公务员怎么招?[J].当代世界.2007(02).

[5] 杨东风,张瑞林,张晓欣.我国公务员考录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1(10).

上一篇:刑法中缓刑制度探讨 下一篇:论国际私法弱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