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9-06 10:46:00

高校健康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不能应对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摆脱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束缚,确立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柔性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

现代社会下大学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我教育缺失,理想信念混乱

由于我国中学教育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很多学生在中学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一旦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就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出现一个“理想间歇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致使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混乱,大学生自我教育严重缺失,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思想认识陷入误区,对于一些是非问题辨别不清,理想信念常处于模糊和动摇状态;还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与具体行动之间相互脱节,即虽然自认为已经确立了人生理想,但又不知道如何行动,空想多,实干少。

·功利意识强烈,道德思想滑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功利意识不断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际关系中缺少真实和坦诚的氛围,浮夸虚假的东西偏多。这些风气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在的大学生造成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而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抵御错误思想侵略的能力差,分不清美丑善恶,功利意识强烈,诚信意识淡薄。

·高校管理的制度,对学生约束过多

目前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都过分注重制度的制定, 管理者主要是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管理经验来制定这些制度, 出发点是好的,本着保护学生的原则,但是他们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有很多制度脱离了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对这些制度持抵制态度,觉得学校管得过多过死,妨碍自己个性的发展,实际上很多学生仍然愿意承受校纪校规的处罚, 而去追求所谓的自由与个性。

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强化自律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不足, 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高校管理者在制定制度和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这个主题,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践及时予以补充和修改。当然,在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点上是有限度的,学校还是应该处于监控地位, 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学校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权,要充分相信他们能够管理好自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对学生从大的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达到管理的目的。

·树立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在高校管理中,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把学生需要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里的服务,不仅仅是指在生活上对学生的服务,而是包括学生内在需求上的服务。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在与学生交往时不能再把自己置于权威者和教导者的地位,而是树立服务意识,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学校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完善教育服务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后勤部门要保障学生的饭菜可口,住宿条件良好,生活设施完善,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予以照顾, 解决他们的衣食住问题; 团委要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心理有问题学生和残疾学生,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较宽松的环境,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真正关注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安排勤工助学、争取国家助学金等措施对他们进行帮助。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给学生开设心理课程, 学校也应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并让这个中心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同时,学校也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掌握一定的求职与面试技巧,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与人交往;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 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建立一种社区化的学生自我管理体制

社区化的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其主体是学生,因而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直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在其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有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建立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这些机构应包括:自律委员会;学生评议联席会;楼长、室长制度等。同时这些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改变。其次在社区与住宿的学生之间签订一定形式的契约。即申请住宿的学生,必须与社区订立住宿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既有利于矛盾的解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最后社区还必须具备完备的生活设施,如:医院、餐厅、银行、邮局等。这些机构作为独立的实体进行社会化服务,并给予学生机会参与它们的服务和管理。

·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

在形成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导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和专门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作用。但问题是这些管理只能是帮助和引导型的,而不能是强迫、压制型的。学生管理者要把每个学

生当作平等的一份子,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碰到的困难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间接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这种无为而治的管理手段,真正达到了“管理就是为了不管理”的最高目标,无疑是最佳的管理形式。

结论

面对学生管理新问题新情况,只有不断探索新规律,创新管理模式,方可建和谐稳定校园,谋可持续发展。同样,高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上一篇:浅析企业商业情报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南昌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