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措施探究

时间:2022-09-06 10:38:02

有关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措施探究

[摘 要]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但长期以来,执法机关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为更好的开展刑事诉讼监督工作,本文试就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予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法律监督 刑事诉讼 诉讼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232-01

1.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难点分析

1.1 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不够全面

根据法律规定,具有刑事立案权的机关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然而《刑事诉讼法》在第八十七条把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局限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将立案监督的对象扩展到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对人民法院、国家安全机关的立案活动检察机关是否拥监督权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就局限了立案监督的范围,明显削弱了检察机关的刑事诉讼监督职能。

1.2 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界定过窄

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侦查的监督难以落实,使积极立案行为中的违法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如实践中大量出现的公安机关为帮助当事人讨债而以涉嫌诈骗犯罪立案来非法干预民事纠纷的;为保护地方利益,公安机关以被执行人报案而以抢劫立案为由出面干预异地法院执行民事财产的。在这样的案件中,由于对其立案活动的法律监督缺位,公安机关往往在立案后就能采取符合法律规定措施而防碍其他人的合法利益的实现。所以对这样的积极立案行为,我们认为法律应该授权检察机关监督。

1.3 立案监督案源渠道不畅通,获取案件线索较为困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可以监督立案,但案件来源主要是被害人提出,而对于无相对被害人的大量刑事案件(如行政执法移送给公安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却缺乏有力的发现方式。对侦查机关滥用某些侦查措施,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程序,检察机关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如侦查机关决定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的、侦查机关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侦查机关使用通缉措施的、侦查机关撤案的情况等,由于都是由侦查机关自行决定的,检察机关的监督往往滞后甚至不知情,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非常不利。

1.4 对侦查活动的介入方式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

《刑事诉讼法》虽对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活动有所规定,但介入方式却是被动的、事后的,缺乏同步性。同时,法律尚未规定检察机关对侦查案件的案件材料随时调阅权和随时亲临现场监督权,以及命令知道案情的刑警出庭作证权等细节,造成侦查监督部门往往局限于在案件卷宗材料,难以获知案件的侦查情况。

1.5 缺乏参与某些刑事审判的程序性规定

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检察机关能否参与、如何参与人民法院对死刑复核程序案件的审理,在判决、裁判交付执行过程中缺乏检察机关的参与,检察机关不能及时发现判决、裁定是否及时得到执行。刑罚执行机关在提请为服刑人员应减刑、假释的过程中,缺少检察机关的介入,对其是否合法难以知情;刑罚执行机关在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后只是送达决定书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无法知道其根据什么作出决定。

2.刑事诉讼监督的机制完善措施

2.1 强化“法律监督,化解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的探索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乏力的主要是对于公权力的制约和受追诉人的权利保障方面。尤其是在侦查阶段中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除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进行监督外,没有其它更有力的监督措施。

对于被害人权利保障监督的强化问题,在救济的及时性主要体现在立案方面,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自侦查案件当立不立的问题;在救济的充分性方面,对于生活困难的被害人,在受到严重伤害而犯罪分子又没有能力作出经济赔偿的情况下,国家救助制度的完善。对于这些问题各地检察机关都在不断探索。

刑事和解案件监督的探索,即在有被害人的公诉案件中,只要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并不是很严重,应当也可以和解,这样既有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也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2.2 强化监督、化解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的新举措

完善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的新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①新刑诉法第73条关于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的规定;②新刑诉法第86条,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是否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特定人员意见的规定;③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检察院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的规定;④新刑诉法第245条关于再审案件审理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的规定。对于刑事和解的监督内容的新规定。这主要体现在新刑诉法第五编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中,关于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赋予检察机关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的权力。?

2.3 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

首先,要树立主动监督的理念。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其次,要树立程序法与实体法并重的理念。程序法是保证实体法实施的细则,是规范执法活动,节约司法资源,防止腐败,保障人权,保证执法办案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监督中,不但要纠正违反实体法问题,还要纠正违反程序法问题,捍卫法律尊严。最后,要树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的理念。要坚持用党的政策指导监督工作,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监督效果,既打击犯罪分子和保护人民群众,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4 建立专门的监督保障

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尽量减少刑事控诉职能和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在诉讼范围上的重合之处。在现行“侦、捕、诉”分开行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侦、捕、诉、监”分开行使的工作格局,例如在当前检察机关新设一个统一的刑事诉讼监督部门,将原属于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部门、控申部门的各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归类在一起统一行使,有效聚合刑事诉讼监督力量。同时,还应制定专门的诉讼监督法,重点协调和平衡检察职能与审判职能的关系,为检察活动和审判活动划定一个相对清晰的边界,专门设计刑事诉讼监督的运行程序,将检察机关发现刑事诉讼违法行为的途径、调查取证的方式、监督纠正的手段及其效力予以详细规定。

2.5 完善协作的监督机制

一是拓展立案监督的有效线索渠道。在立法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可与实践中探索公安机关立按活动备案审查制度,通过制度会签等形式要求公安机关定期将受理报案、立案、撤案、进行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的情况定期书面告知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对立案活动的合法性进行备案审查。二是规范侦查监督提前介入工作。要加大对逮捕执行的监督力度,提高对公安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的监督质量,注意捕捉漏犯线索,切实提高追捕到案率。三是丰富审判监督方法。要建立刑事判决、裁定的分类审查机制,深化量刑建议工作,构建抗诉一体化机制,并在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之外积极运用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公函、检法联席会、专项通报等途径提出意见建议,做到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相结合,办案与预防相结合。

3.结束语

刑事诉讼中的监督职能应该由站在中立立场且是司法公正最后一道防线的人民法院来承担,即“以司法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格局。检察机构除自侦案件外主要承担其公诉职能,做好案件的审查工作。而对于侦查程序、程序、执行程序中的争议问题,都由法院来作出权威的法律结论并监督执行。

参考文献

[1]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规定从抽象走向具体.检察日报.2012年4月13日.

[2] 陈卫东.刑诉法修改的指导思想.法制日报.2011年8月24日.

上一篇:浅析加强水质检验工作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构建廉洁风险预警机制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