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中华名刀

时间:2022-09-06 10:15:46

沧州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手、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国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战性与锻炼价值。

近代武术大师刘玉春及其爱徒郭长生(皆为河北沧州人),在苗刀中揉进了通臂二十四式中的先进步法后,苗刀更加势法精粹,刀法雄健凌厉,步法急速灵活多变,连击性更为突出。所以在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苗刀考证》中写道:“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 ”长生,系刘教习(即刘玉春)秘授,故其技自玄奥,亦独冠云。”也就是说郭长生通过恩师个别传授,得其刀技真谛,其刀法之奥妙,使人无法捉摸,其技艺水平,要高出同辈。

苗刀之源,最早可追溯到我国汉代。从我国冷兵器发展史上看,从秦末到西汉初年,由于大量成建制骑兵出现,剑之击法在骑兵中已成劣势,于是,厚脊单刃的环柄长刀在西汉时期应运而生。因为这种刀柄端成扁圆环状,故称为“环柄长刀”或“环首刀”。从20世纪五十年代清理的洛阳之二十三座西汉古墓随葬品中均有此环柄长刀。在山东出土文物中,也发现一口身有锉金隶书刀铭“汉安帝永物六年(公元112年)造”的条形长刀,刀脊厚与刀身宽约为一比三,与今苗刀类似。据此推断,早在我国汉朝已有苗刀雏形。

苗刀自东汉以来,有了新的发展和演变,汉、唐时期,外国人来华朝觐,皇帝们就经常把长刀(苗刀)作为回赠的礼品赏赐给外国使节,东汉灵帝、三国曹魏以及魏明向日遣使赠送过中国长刀。

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大乱时,郭子仪为主帅,李嗣业为先锋,李惯使此刀征战。大将军嗣业的部队被对方的骑马冲乱,在这种情况下,嗣业“手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又说“唐代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皇帝因此加封李嗣业为“陌刀将军”。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

苗刀分为骑兵用五尺和步卒用一尺七寸两种。同时,苗刀的名称在历史上不一,有陌刀、长刀、单刀等。对苗刀唐朝有两种叫法,这从《新唐书》中亦可见到,即长刀与陌刀。

明朝后期,倭寇多使此刀所以后人也常把此刀,称之为倭刀。戚继光将军在御倭战斗中,认真总结了日本刀法,同时,又在民间挖掘整理其长刀中,在“戚家军”中配备了长刀,加紧训练土卒,其技较倭寇高一筹,故平息了浙、闽、粤沿海倭犯。

苗刀刀法结构严密,势如破竹,确为武苑奇葩。同时,习武之人如武艺不精熟,也会难以领悟其中奥秘而败艺。正基于此,历代武林先人对此刀多定藏不献,不易轻传,使苗刀这一珍品流传不广,常常地保藏在民间。

上一篇:练拳练功艺更精 下一篇:截拳道抽掌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