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8:46:14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生物课程将使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和创新,为素质教育的推动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具备较强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关键词: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实验教学

这几年塔城三中的40余个教学班全部配齐了投影机,教师也是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手段已经渗透到生物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并被广大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等特点,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多媒体教学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学与教的互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下面就我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谈一谈多媒体在高中新教材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在知识保持上,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视听结合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电影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也远比老师单纯讲解说教多得多。抽象知识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学生利用其交互功能积极参与,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保持。那么,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1.多媒体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有助于系统化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中,它包括几个主要环节:①“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②“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③“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如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课时,板书完课题后直接投影打出本节课的3个教学目标,然后再打出自学指导一:阅读P2-3,思考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待学生自学讨论完毕后再适时打出相应的检测习题。这样借助投影使老师有效的减少了很多的体力劳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更重要的是,借助事先做好的课件,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变得程序化,系统化,方便了教师的操作。

2.多媒体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简化了难点

和其它学科不同,生物科有更多的图,也有很多微观和抽象的东西。如:细胞的增殖,生物的发育,细胞的有丝分裂,生殖细胞的形成,动、植物的个体发育都是十分复杂的生命活动,以前的教学,往往是通过挂图或板画来授课,把复杂的动态生成的生命活动分解成一些静态的图片。再通过教师仔细的讲解和板书,让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而现在借助flas,我们可以更加有效的把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具体。如在讲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个重点和难点时,可以先放一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态过程,做简单必要说明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间、前中、后、末各时期的特点。这样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形象,即有助于学生记忆,又简化了难点。又如我讲解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时引用了一段互联网视频(内容是从受精卵到胎儿阶段3D高清动画演示),效果非常好。

3.多媒体是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新教材中更是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选修一整本书是都是实验。有些实验我们可以做,但有的实验由于条件所限做不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模拟实验过程,辅助实验教学,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如选一《微生物的培养》,我校没有高压蒸气锅,超净工作台,各类培养箱(恒温、恒湿、电热、co2),干燥箱等设备无法实验,这时可以用教学实验光盘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平板划线法等重点内容。有些生物现象可以做实验让学生观察,但是由于有些条件不易控制,或存在某种干扰,使得学生对主要生物现象的观察不够详细和明了。如探究生长素的作用看植物的长势时,需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植物的长势,但费时费力,甚至需要长达数十天的时间,若改用动画研究其过程,课堂上即能显示其明显效果清楚,明白。

三、总结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懋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作者简介:

段辉(1980-),性别:男 籍贯:甘肃省武威市,工作单位:新疆塔城市第三中学,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上一篇:改革作文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