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源于兴趣 策略保障质量

时间:2022-09-06 08:34:46

阅读源于兴趣 策略保障质量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兴趣出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英语教学环境,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

一、兴趣是主动阅读的前提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所以教师要处处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1.设置故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期待与向往,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在新材料呈现之前,教师可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借助图片、动作、手势等辅助手段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或其中的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故事做好心理准备。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的故事Ben’s birthday时,教师就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并借助图片,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的精彩片段:Ben and Jim are good friends.Ben lives near Jim.It’s the 16th of October today.Ben is excited.Now he is talking with Jim.why is Ben so happy?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故事讲述至此,学生们一定在想象Ben有什么开心的事啊?他们在讨论什么呢?这说明学生们已作好了进一步听说和阅读故事的心理准备,教师就可立即引导学生完整地看或听故事,并寻找答案。

2.运用多种形式,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应该以情感激感,以情趣激趣。只凭老师的压力而强迫学生多读,往往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最有效的方式是用学生乐意的多种形式积极激发阅读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读书的活动中。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Holidays一文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自己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通过教学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

3.预设情景表演,培养阅读兴趣

表演欲是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表演的舞台,享受成功的喜悦。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2A部分时,当听到老师宣布要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要上台扮演剧中的角色。为了满足大家的表演欲望,我让同学们自选角色、自由组合,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排练。然后推选出两组同学参加课本剧表演比赛,老师和全体同学既当观众又当评委,表演出色的个人将获得“最佳表演奖”和“最有创意奖”。通过表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策略是有效阅读的保障

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一个生成过程。达尔文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如何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提高阅读的质量是关键。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以练为辅。

1.以读感知理解

阅读需要理解,理解是阅读的基础。理解的阅读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本,在通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写了什么,思路怎样,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然后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朗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一边看着课文,一边听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将学会认词,把句子的音、义联系起来。通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能通过听觉和视觉模仿教师的发音、语调和表情。

2.以练带动理解

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靠系统的阅读技能的训练。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为学生设计任务型阅读要求。如设计问题、朗读等活动任务,并使阅读任务围绕阅读内容展开。在学生的学习中,老师讲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和用法,也可以设计一些判读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这样能促使学生认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之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论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巧妙运用情感教育,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