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06 05:22:04

对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标准化管理就是针对某一领域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的重复事物,通过有计划地制定统一规定即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以实现最佳质量控制、最大经济效益的综合管理过程。标准化具有技术性、经济性、继承性、约束性等特点,实施标准化管理对于统一思想和行动、提高质量和效率及合理运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单位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各单位。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辖内营业、国库、货币发行等会计核算业务进行独立的非现场监督,作为维护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规范会计行为、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管理模式、监督标准、监督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监督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金融服务业务标准化管理领域的拓展,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实施标准化管理将成为提高监督质量和效能,实现监督目标的理想选择。

一、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难点

1管理体制不顺畅,业务指导和纵向管理措施难到位。《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的出台实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管理者缺位的问题。“事后监督中心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业务指导”的规定,既未明确上级行相关部门对下级行事后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渠道和指导方式,也未明确下级行事后监督部门的执行要求和质控指标。一是业务仲裁、协调交流、组织培训等业务指导措施难到位。二是操作规范、督导检查、绩效评价等纵向管理措施难到位。

2监督标准不统一,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难开展。《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要求会计核算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日常监督结果的分析应用,开展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目前,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大多制定了会计核算差错分类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建立了监督信息资料库,通过对监督信息的定量、定性分析,探索风险评估和预警方法。但由于监督标准不统一,表现在:一是监督方法、风险点确定、风险隐患界定标准的不一致。二是监督数据信息的遴选、归类和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的不一致。使得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风险评估和预警效果缺乏代表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也影响该项工作开展的积极性。

3监督手段未跟进,监督效率和质量难提高。随着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国库数据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应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从理念、内容到账务处理流程都发生重大变化,而事后监督手段却未同步发展。一是会计集中核算事后监督系统不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日终后才能采集核算数据并进行信息比对;缺乏重要会计事项的即时提示和差错信息、风险识别的科学分类、控制及分析功能。二是对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的监督仍停留于手工,且缺乏操作规范和校验手段,而外部检查与监督主管抽查具有随机性、宽泛性,因此,监督质量只能依赖监督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监督效率难以提高,监督质量较难保证。

4监督成果利用低,监督信息难转化。《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明确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为下级行会计核算监督部门的牵头业务指导部门,旨在强化“大会计”理念。而“大会计”机制使得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既是核算业务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尤其部分对同级会计财务核算实施事后监督的基层行,监督和被管理的双重要求,更使事后监督部门地位尴尬和孤立,较难在“大会计”和“大监督”机制中找到融入点。因此,尽管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部门掌握连续的第一手会计核算信息,却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发挥信息优势,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融合方式,较难被内审、纪检监察等其他监督部门和会计、国库等核算部门有效利用,形成资源闲置,监督成果转化缺乏途径和方法。

二、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连续性、重复性等工作特点和维护制度严肃性、防范资金风险的工作要求,决定其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1是适应央行会计核算发展的需要。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续,作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发展的要求。随着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和国库数据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运行,建立依托数据大集中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风险监督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标准化的事后监督内控制度与操作流程以提高监督有效性成为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发展的迫切需要。

2是提高监督效能以进一步促进会计核算规范的需要。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实行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对管理标准的不断修复、完善,一是有助于制定严格的事后监督内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改变目前各行其是、成本高及实效低的实际,促进监督人员按照业务标准化管理要求规范操作。二是有助于制定统一的监督标准,完善监督手段,细化风险点和防范措施,方便监督人员直观、快捷地掌握监督方法,提高监督针对性和监督人员风险甄别、防范能力。通过提高监督效能,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核算差错和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央行整体会计核算水平。

3是充分发挥事后监督在基层央行风险防范体系中作用的需要。事后监督部门“独立性、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的工作特点,使其在基层央行风险防范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信息优势。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对一定时期或阶段核算差错类型、出现频率、风险等级等的数据统计和深入分析,可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提示和评价机制,既能够为内审、纪检监察等其他监督部门提供监督参考,又能够促进核算部门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共同形成“联防机制”,发挥事后监督信息的最大作用。

三、基层央行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构想与建议

1统一监督标准,建立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统一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事后监督运作的成功经验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集中趋势,凸显了事后监督实行统一指导与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统一的业务指导与管理须建立在统一的制度体系与监督工作机制等要素与标准之上。因此,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制度框架内,业务指导和对口部门加强合作、明确分工。一是由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相关核算部门依据会计核算监督总体工作目标和要求,统一制定“会计核算业务监督要点”和“会计核算差错分类标准与处理办法”,扎口梳理核算业务风险点,明确风险识别标志与等级。同时,负责对下级行事后监督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牵头组织对下级行事后监督人员会计新业务、新系统的培训,协调解决分歧争议。二是由省会城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制定全省统一的事后监督内部控制、操作规程、档案管理标准等管理制度,以进一步规范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细化监督方法与步骤,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同时,负责对省内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人员适应性、控制性、提升性等监督能力的培训和监督系统使用、维护、升级换版等业务指导。

2完善监督手段,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现代化的资金流动以快捷迅速的电子信息流的方式进行,因此,应用先进的、可控的电子网络平台,提升监督手段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撑,以此为基础开展风险评估与预警,打造风险性监督为主的事后监督模式,达到进一步完善会计规章、内控与管理,防范资金风险目的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助力和目标。因此,一是建议尽快开发涵盖营业、国库、货币发行业务的会计核算综合监督系统。该系统应具备会计规章随时检索、重要事项即时提示、核算进程与业务数据实时查询、风险信息按风险等级自动归类、对涉及资金出口的重点业务设置即时接收与认证通过指令,即信息比对、自动识别、风险提示、分类控制、智能检索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用途。逐步实现监督系统向实时监督、重点监督、风险监督的跨越。二是鉴于目前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人员及素质较难满足需要和可用监督信息少、缺乏代表性及选择标准与分析方法不统一的现状,建议由省会城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建立事后监督数据信息指标体系,并发挥组织、人员、技术等资源优势,制定统一的风险评估办法,开展事后监督风险监测模型的创建,提高风险监测科学性。所辖各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依据监督数据信息指标建立监督数据信息资料库,定期上传并主动参与省会城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汇总分析。同时,根据全省反馈信息如:会计核算风险监测报告、会计核算风险评估报告等提高风险防范针对性,进而提高监督效能。

3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监督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监督质量评价机制,促进监督业务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是事后监督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保障。一是建议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制定或协商同级事后监督部门制定对下级行事后监督工作的纵向评价指标。如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监督规范性、监督效果、其他监督部门与核算部门意见反馈等定性指标,会计资料交接或影像信息传送时间、监督业务完成时点等限时指标和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质量与核算部门差错整改及复发率等定量指标。并通过现场检查、定期通报等方式规范下级行事后监督行为。二是建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内部评价制度,如通过分管领导检查、内审部门再监督、事后监督主管再抽查等方式对监督业务合规性、规范性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可与部门和个人评先评优挂钩。三是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发现重大差错,并取得部门工作人员一致认可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疏忽、发生严重差错遗漏或发现问题隐瞒不报,导致风险发生的人员追究责任。

4共享信息资源,努力完善“两个机制”的建设。事后监督部门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积极融入基层央行“大会计”与“大监督”机制,共同构筑基层央行风险防范体系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事后监督信息发挥最大效用的路径。一是努力完善监督信息披露机制。主动加强与会计管理部门、内审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顺畅的信息互通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在确保监督信息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刊发监督信息简报、在内联网创设监督信息专栏、召开监督信息通报会、监督信息及时上载风险监督信息系统等方式,不断拓展监督信息平台与形式。二是努力完善监督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监督情况与结果上报上级行的同时,通过会计核算监督报告、召开会计监督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向核算部门反馈监督信息,并注重核算部门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和监督工作方法的改进,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关系,营造和谐外部环境。通过事后监督部门自身的完善与努力,助推基层央行 “大会计”与“大监督”机制的协同发展。

上一篇:从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谈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 下一篇:事后监督构建预警平台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