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环境建设思考

时间:2022-09-06 04:56:4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环境建设思考

摘要: 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其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使社会面临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而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也必定因为老龄化趋势而受到重大影响。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深入思考城市中适合老年人生活休憩的环境,初步探讨老龄化社区建设的要点和策略,也对城市户外环境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户外环境

中图分类号: P642.5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各个城市在某基础设施方面也开始对老年人有了新的考虑,比如室外健身器材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无疑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活动选择。众所周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视力衰退、眼花、色弱甚至失明、步履跋姗、行走障碍、准确度低常出现无意碰撞器物现象。在心理上多有失落感、孤独感、冷落感,在感情上需要关怀,基于老年人的以上特点,我们的城市环境设施建设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 概念界定

2.1 老龄化

老龄化一词的原意是指年龄随时间而递增的过程及现象。老龄化一词应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个体的老龄化,即个体的“日历”年龄增加;另一层是指群体人口的老龄化,即群体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加。

2.2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定范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长并超过一定限度的现象及过程。对于这个限度,联合国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3 中国老龄化危机 

进入21世纪60年代,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进入老年。随着这部分人群迈入60岁门槛,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加速老龄化的高峰期。预计到204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的峰值,占届时总人口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年份 总人口 60岁 65岁 80岁

人口 构成比% 人口 构成比% 人口 构成比%

2010 13.76 1.73 12.57 1.15 8.36 0.21 1.53

2020 14.72 2.45 16.64 1.74 11.82 0.30 2.04

2030 15.24 3.55 23.29 2.44 16.01 0.43 2.82

2040 15.43 4.09 26.51 3.24 21.00 0.64 4.15

2050 15.21 4.38 28.80 3.32 21.83 1.00 6.57

4 老龄化社区建设

4.1社区建设对策思考

4.1.1 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陶冶人的城市空间,这其中有重要前提条件是人人都有享受城市空间的公平使用权,不分种族、不分贫富、不分职业,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问题。目的就是让那些弱势群体有同样的机会参与和享受。

无障碍设计

广义的讲,无障碍设计指设计者为适应大众的需要而设计的产品,可供所有人使用。由于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其活动空间也呈现出范围不断缩小的倾向,活动的积极性呈下降的趋势,使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局限于其基本活动圈内。无障碍环境,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它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的动作特点和环境中的障碍情况,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弥补性设计

设计城市户外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弥补性。弥补性环境可以给某些方面感觉受到损伤的老人提供触觉、视觉、听觉刺激。视觉和听觉是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主要感觉,如果老人不能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环境,那他们可以通过触摸及加强环境刺激而得到补偿。适当的选址、合理的空间布局、细部设计、基地设施等都将有助于弥补老人衰退的感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4.2 社区环境设计策略

4.2.1服务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是老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因此,社区作为最基本的组成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功能上的合理布局与设计。例如,在物质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都要考虑老年人口的各种特殊要求。同时注意组织发展老年社团,培养关注老人需求的团体,鼓励老年人参加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团体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老年人不会感觉到被社会孤立。

4.2.2 住宅的规划设计策略

住宅设计和设施应该适合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例如,一个小面积而容易管理的房子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相比大面积的住宅,他们更容易做很多事情;定期的房屋维护对保持老年人房屋的质量也至关重要。老年人的住宅设计主要有三个基本的要求,即实用性,安全性,健康性。

(1)实用性要求

由于行动的不便,在住宅设计中,需要对相应的尺寸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老人的需求。例如,适当加大卫生间和门房的尺寸,以利于在别人搀扶与使用轮椅的情况下使用。厨房的空间应该能够容纳下轮椅在其内的便利运转,厨房的操作平台应该比普通家庭低一些,以方便使用。

(2)安全性要求

在我国,老人独居的养老模式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非独居的老人,由于不能全天候地有人看管,同样时常由于在室内发生不可预测或突然事件而不能得到及时救助。因此建立报警系统和智能环境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3)健康性要求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在住宅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通风以及采光的问题。由于老人待在室内的时间比较长,首先需要考虑合理布局室内空间,起居室应置于采光良好的南面,以提高室内的温度,同时有利于提高房间的空气健康质量。再次,增强老人起居室与其他房间的隔音效果,以减少噪声,提高老人的睡眠质量。

(4)交通的规划设计策略

对于交通规划,在社区范围内需要强化社区与对外交通的联系,在符合老人的步行范围内布置公交站点,减少横穿马路或人行高架桥的次数。

5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人口趋势必将更加严重,老年人口将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更需要重视老龄化社会的相关问题。因此在规划设计社区时,应充分考虑老龄化社会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主要从不同尺度来全面改善符合老年人居住生活的环境,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贵武,张海青,肖红侠;论综合性规划的设计理念――老龄化社区适居性的探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张军民,赵学义,徐建农;适合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规划的几个问题研究;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

[3]文丽;城市老年人社会角色变化心理调适浅析;积极老龄化研究;2007

[4]王志鹏;老龄化社区的综合性设计探讨;山西建筑;2012

[5]沈兵明;城市老年人生活环境创造与开发;城市发展研究;2008

上一篇:浅议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YKK900―6 5200kW 6kV IP54大惯量三相异步电动...